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5日对中国喊话道:我认为,中国故意不购买我们的大豆,并给我

文史资鉴堂 2025-10-15 11:04:37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5日对中国喊话道:我认为,中国故意不购买我们的大豆,并给我们的大豆种植户造成困难,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作为报复,我们正在考虑终止与中国在食用油及其他贸易领域的业务往来。   这话听着挺硬气,但掰开揉碎了看,全是站不住脚的说法,里头的门道得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这大豆的事儿。特朗普一口咬定中国 “故意” 不买,可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这些年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最主要的买家,2024 年美国大豆出口总额 245.8 亿美元,光中国就买了 126.4 亿美元的,占了一半还多,相当于美国每两斤大豆里就有一斤卖到了中国。   但从今年 5 月开始,中国确实不再采购美国大豆了,这哪是 “故意刁难”,纯粹是美国自己挑起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   早几年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被迫反制,对美国大豆也加征了关税,从那时候起,中国就开始找其他供应来源了。   现在巴西大豆已经占了中国进口大豆的七成以上,阿根廷、俄罗斯这些国家的份额也在涨,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从 2016 年的 40% 跌到了 2024 年的 20% 左右,这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跟 “故意” 没关系。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说中国让美国豆农陷入困难,这话倒没完全说错,但病根儿不在中国。今年美国大豆其实是大丰收,可农民们反倒愁得睡不着觉,密苏里州的农民明明种出了历史上最多的玉米,却因为成本太高、卖价太低,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问题出在哪?美国农业机械和化肥大多靠进口,特朗普政府搞关税战,直接让种地成本涨了一大截;大豆出口又占总产量的一半,关税战把国际贸易搅乱了,美国大豆价格暴跌,农民们是支出创纪录,收入打折扣。   现在美国豆农的仓库里堆满了大豆,只能盼着中国下单,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早就急着呼吁政府赶紧和中国达成大豆协议,甚至组团跑到中国求订单,这哪是中国故意的?分明是美国自己的政策坑了农民。   再说特朗普威胁要终止的食用油贸易,这话里的水分就更大了。他说 美国自己能轻松生产食用油,无需从中国购买,可他压根没搞清楚美国从中国买的是啥油。   美国本土确实能大量生产大豆油、玉米油,这些油自给自足没问题,甚至还能出口,但中国对美出口的食用油根本不是这些大路货,大多是芝麻油、花生油这种特色品类,还有一些精深加工的植物油产品。   就说芝麻油吧,中国的小磨香油在国际上都有名,美国本土芝麻种植面积还不到 10 万亩,产量少得可怜,更别提传统的小磨工艺了,美国市场上 60% 以上的芝麻油都得从中国进口,花生油也占了近 30% 的份额。   要是真终止从中国进口,美国超市里那些靠芝麻油调味的亚洲美食食材要么断供,要么得从其他国家高价进口,普通老百姓买瓶香油都得多花钱,这哪是 “轻松生产” 就能替代的?   而且贸易从来都是双向的,真要终止往来,受伤的可不只是中国。美国从中国进口特色食用油,中国也从美国进口大豆油、菜籽油,要是真断了。   中国大不了换个卖家,毕竟全球植物油供大于求,加拿大的菜籽、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都能补上来,国内豆油、菜籽油的自给率这些年也在提升,根本不愁没油吃。   可美国想找能稳定供应芝麻油、花生油的替代卖家,可不是件容易事 —— 其他国家要么产量不够,要么风味不对,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和餐饮企业。   更别说 “其他贸易领域”,中美贸易盘根错节,随便终止哪个领域,美国国内的供应链都得受影响,之前美国想对中国电子元件加税,本土家电企业立马反对,因为很多零件只能从中国买,最后还是消费者掏腰包,这道理特朗普不会不懂,说白了就是虚张声势。   其实稍微捋捋就明白,特朗普这通喊话根本站不住脚。中国买不买美国大豆,从来不是 “故意刁难”,而是跟着市场规律和贸易政策走 —— 你加税我就换卖家,你取消限制我也能恢复采购。   之前中美经贸磋商时,中国一天就采购 500 万吨美国大豆,让特朗普都忍不住叫好,这说明中国市场一直都在,关键看美国给不给诚意。至于食用油贸易,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的特色油品,所谓 “无需从中国购买” 不过是嘴硬罢了。   贸易往来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美国豆农的困境,根源是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不是中国的 “经济敌对”;美国食用油市场的特色需求,也不是本土生产能随便替代的。   特朗普要是真为美国农民好,真为美国消费者着想,与其放狠话威胁中国,不如赶紧调整贸易政策,拿出诚意坐下来谈。   毕竟市场规律摆在这里,谁也没法逼着买家买不划算的东西,更没法凭空造出自己产不了的特色商品,虚张声势没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0 阅读:139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