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字,让一个家族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这个家族靠着六个字培养

英叡谈历史 2025-10-15 19:53:25

六个字,让一个家族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这个家族靠着六个字培养出上百名朝廷勋贵,巅峰期曾经轻松拿捏天子,整个家族最后的下场却令人意外。提到魏晋南北朝,人们都会想起那个时代的门阀政治。 但实际上,那个时代的门阀之所以会成为门阀,主要是因为这些世家大族经过了几百年的积累,到了晋朝又有了绝佳的历史机遇,他们这才以臣子的身份骑到了皇帝的头上,而两晋时期最为著名的门阀家族莫过于琅琊王氏了。 提到琅琊王氏人们一定会想起“王与马共天下”的传说,但“王”与“马”之所以能够共天下,主要还是因为前人靠着一系列奇葩的手段为王氏家族攒下了第一桶金。 “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就是琅琊王氏的先人之一,这个人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卧冰求鲤的奇葩故事,同时也让琅琊王氏得以进入了官僚阶层。 虽然当时的琅琊王氏族人只是在朝廷里当一些小官,但他们的身份和普通的布衣阶层好歹也是有些区别的。 到了西晋时期,琅琊王氏的后人才开始进入朝堂高层,而到了东晋时期,琅琊王氏的后代更是直接成为了把持朝廷权柄的大佬,连皇帝都沦为了王氏后人手中的玩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氏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与许多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数百年的家族一样,琅琊王氏也有着自己家的祖训,琅琊王氏的祖训就是“言宜慢,心宜善”这六个字。 在家族势力以及这6个字的影响下,王氏家族培养出了上百名的朝廷勋贵,仅仅是被史书记载下来的王氏后人当中就出了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 当时王家内部几乎人人都可做官,王家的门生故吏更是遍布朝堂上下,没有王家的支持,司马家的皇帝连皇位都坐不稳。 但是,王氏家族在东晋时期作恶多端,这些王氏后人显然是违背了自家的祖训,所以整个王氏家族在东晋灭亡之后,也遭到了其他人的政治清算。 此后琅琊王氏的后代虽然也在朝廷里当官的,但是他们再想像祖辈那么横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隋唐时期,朝廷推出了科举制度,许许多多的寒门士子靠着考试当上了官,这样一来,原本属于琅琊王氏的地盘又被进一步挤压了。 琅琊王氏的发家和衰落其实都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当门阀政治彻底从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之后,琅琊王氏的后代也就变成了和普通人一样的封建臣民。 不过,琅琊王氏的六字家训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许多人为人处事的准则。当年王氏家族的后人没有遵循此训,结果就被别人打包收拾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或许这些王氏后人压根无法理解这6个字当中所蕴含的智慧,但他们的事情却给后人带去了许多启示。 “言宜慢,心宜善”这6个字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人们总是会对这些道理视而不见,在遭到了现实的毒打之后,人们又绝不愿意反思自己,到头来成为了命运的弃儿。 参考资料: 《琅琊王氏家族的三次迁徙》

0 阅读:60
英叡谈历史

英叡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