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说只要含有他技术的光刻机通通不能卖给中国,中国人说只要含有我技术和材料的稀

康安说历史 2025-10-12 15:48:09

美国人说只要含有他技术的光刻机通通不能卖给中国,中国人说只要含有我技术和材料的稀土,通通不能卖给美国。以后就看是美国能先解决稀土,还是我们能先解决光刻机。 美国手里号称 “工业皇冠” 的 EUV 光刻机,表面是荷兰 ASML 的招牌,实则 55% 的零件都来自美国供应商,核心的极紫外光源更是 100% 由美资企业掌控,连控制软件都出自美国团队之手。 1996 年英特尔牵头研发出核心技术后,特意选 ASML 当承接方,还拉上三星、台积电入股注资,就是为了用 “技术移交 + 资本绑定” 的套路,把这台 200 吨重、含 10 万个零件的大家伙牢牢拴在美国主导的产业链上。 靠着这套玩法,ASML 垄断了全球 100% 的 EUV 市场,2024 年只卖 44 台就掌控了高端芯片制造命脉,每台售价高达 1.8 亿至 2 亿美元,还得排队等好几年。 美国正是靠着这份控制权,2023 年把管制范围从 EUV 扩大到 DUV 机型,甚至想把中芯国际的许可政策改成 “申请即拒绝”,摆明了要锁死中国先进制程的路。 但美国没算到,自己的王牌偏偏插在中国制造的 “土壤” 里。ASML 的光刻机看着技术高精尖,拆开了全是中国稀土的影子:德国蔡司的镜头得掺稀土 “镧” 才能消除光学畸变,美国供应的光源系统要用 “钇” 做的靶材反射极紫外光,承载晶圆的磁悬浮工作台,动力全靠中国产的 “钕铁硼” 永磁体,一台 EUV 光刻机光是稀土磁体就要用掉 10 公斤以上,占电机成本的三成多。 而中国手里攥着的,是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93% 的稀土磁体制造产能,连下一代 BEUV 光刻技术必需的钆、铽等中重稀土,全球也只有中国能规模化供应。 2025 年 10 月中国出台的管制更狠,只要产品含 0.1% 以上中国重稀土,再出口就得拿许可证,ASML 立马慌了神,高层连夜开会评估,交付延迟数周都成了大概率事件,这波 “精准反杀” 算是打在了七寸上。 再看美国想解决稀土依赖的那点努力,简直是杯水车薪。加州的 Mountain Pass 矿号称美国稀土复兴的希望,2024 年产出了全球 15% 的稀土精矿,可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因为美国连提炼超纯镝的 100 步化学工艺都没掌握,中国炼厂当年可是花了七年才吃透。 即便 MP Materials 拿了美国国防部 4 亿美元投资和 10 亿美元贷款,2025 年初德州的磁体工厂才刚投产,这还是美国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稀土磁体本土化生产,产能连中国零头都不到。 美国还搞了税收抵免,每公斤磁体给 20 到 30 美元补贴,可架不住成本太高 —— 环保标准严、劳动力贵,Mountain Pass 搞水循环利用虽然环保,却把运营成本抬得老高。更讽刺的是,这家美国龙头企业还有 7.7% 股份是中国公司的,所谓的 “去中国化” 从根上就不纯粹。 反观中国突破光刻机的节奏,倒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实。2024 年上海微电子搞出 “极紫外辐射发生装置” 专利,优化了锡靶轰击技术,镜面污染少了一大截;哈工大也不含糊,EUV 光源样机顺利通过关键测试,正往产业化推进。 到 2025 年更有好消息,国产 EUV 预计第三季度试生产,2026 年就能大规模量产,这背后是林楠研究员团队用固体激光器搞出的 LPP-EUV 光源,能量转换效率达到 3.42%,在国际上都排得上号。 虽然整机集成还有难度,但关键部件的突破已经让美国坐不住了 —— 毕竟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张江高科、大族激光这些企业市值都摆在那,真要全力攻坚,速度可比美国建稀土产业链快多了。 这场博弈里最有意思的反差,就是美国的 “双重标准”。一边逼着荷兰禁售光刻机,说这是 “国家安全”;一边自己稀土加工能力不行,还不让中国限制出口,甚至拉着盟友去 WTO 告状。 可现实摆在那:美国 70% 的稀土化合物靠中国供应,75% 的武器系统关键部件依赖中国稀土,F-35 战机要 400 公斤稀土,核潜艇得用 4 吨,这些都不是短期能替代的。 而中国虽然暂时拿不到 EUV,却能靠 DUV 改进工艺先顶着,加上国产设备的突破,时间显然站在这边。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 “谁先熬死谁” 的较量。美国拿着别人造的光刻机当武器,却忘了武器的 “弹药” 在对手手里;中国握着稀土的主动权,同时在光刻机领域稳扎稳打。 等到国产 EUV 真正量产那天,美国的稀土产业链恐怕还在为环保审批头疼;可要是美国五年内还搞不定重稀土加工,ASML 的光刻机就得彻底看中国脸色。 毕竟技术突破能靠集中力量办大事,可稀土冶炼的百年技术积累和产业链配套,真不是砸钱就能短期内堆出来的。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