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乌克兰使用“战斧”导弹,俄罗斯不排除对美国城市进行导弹打击 俄罗斯国家杜

分享星辰 2025-10-12 10:42:44

如果乌克兰使用“战斧”导弹,俄罗斯不排除对美国城市进行导弹打击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阿列克谢·茹拉夫列夫今天表示,如果乌克兰武装部队使用“战斧”导弹袭击俄罗斯领土,俄罗斯或将直接对美国大城市进行导弹攻击。 “可以肯定的是,过去即使将‘战斧’导弹交给北约盟友,美国也始终保留着对这些系统的控制权。现在也是如此,只有美军机组人员才能发射这些‘战斧’导弹。假设乌克兰以此打击俄罗斯,那就意味着美国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我们一定会反击,可能对美国城市进行报复性打击。请相信,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 茹拉夫列夫强调,俄罗斯从苏联时期就知道如何拦截“战斧”导弹。 “我们对每枚‘战斧’导弹都准备了相应的S-350系统,众所周知,该系统就是为对抗这种类型的导弹而研发的。对于我国防空系统来说,这是一个不难对付的目标,自苏联时期起就已充分研究。问题是,‘战斧’可以携带核弹头,抱歉,这完全是另一种对抗级别,谁知道乌克兰会把它们挂在哪里呢?” 2025年10月初开始,媒体报道了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以打击俄罗斯纵深地区的可能。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0月7日表示,他“几乎做出了决定”,但至今未给出是否将“战斧”导弹交给乌克兰的具体答复。 茹拉夫列夫的话听着像狠话,实则戳中了“战斧”导弹背后最敏感的关节——控制权。这东西从来不是普通武器,雷神公司早年的试验就证明,它能精准打击时间敏感目标,射程超1600公里,可深入俄罗斯腹地。更关键的是,美国给北约盟友的“战斧”从来没真正放手过,发射密码、目标坐标全由美军牢牢攥着,乌克兰就算拿到手,也不过是个需要美国“远程操控”的工具。 这就把美国架在了火上烤。特朗普说“几乎做出决定”却迟迟不拍板,显然是算不清这笔风险账。一旦乌克兰用“战斧”打了俄罗斯,茹拉夫列夫口中“美国直接参战”的帽子就摘不掉了。俄罗斯的反击威胁绝非空谈,他们的“口径”巡航导弹能覆盖欧洲,“先锋”高超音速导弹更是美国反导系统难以拦截的存在,真要对美国城市动手,后果不堪设想。 俄罗斯敢这么硬气,底气藏在S-350防空系统里。这套专门针对巡航导弹的装备,探测距离达120公里,能同时跟踪40个目标,对付“战斧”这种亚音速导弹堪称“量身定制”。苏联时期就积累的反巡航导弹技术,经过这些年升级早已成熟,茹拉夫列夫说“不难对付”,其实是有技术兜底的自信。但他话锋一转提到核弹头,才是真正的警告——常规拦截有把握,可核风险谁都兜不住。 美国国内早吵翻了天。五角大楼有人急着给乌克兰“递刀”,认为“战斧”能扭转战局;国会却炸了锅,共和党议员直接喊话特朗普:“别把美国城市置于导弹射程内”。普通民众更慌,纽约、洛杉矶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刷起“反对递刀”的话题,经历过冷战核恐惧的老人更是后怕:“当年躲防空洞的记忆还没忘,不能再踩红线了”。 乌克兰这边倒急着要武器,泽连斯基团队频频放风说“急需远程打击能力”,却避而不谈谁来承担发射后果。这种只想要装备不想担责任的态度,让不少欧洲国家都看不下去,德国总理就公开表示“反对提供可打击俄本土的武器”,怕被拖进更大的漩涡。 说到底,这场博弈的核心早不是导弹性能本身,而是大国之间的红线试探。俄罗斯亮明底线,就是怕美国借着乌克兰的手不断突破安全边界;美国犹豫不决,是既想遏制俄罗斯,又不敢真的撕破脸。茹拉夫列夫的狠话,更像给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别拿“战斧”当棋子,真踩了红线,谁都别想全身而退。 现在就看特朗普怎么选了。是冒险递出“战斧”赌一把,还是认怂收回这个危险的念头。但无论结果如何,有一点很明确: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乌克兰从来不是棋手,若真被当成挑起核风险的工具,最终买单的只会是普通民众。那些喊着“要武器”的声音,真该想想茹拉夫列夫的警告——导弹飞出去容易,再想停下可就难了。战斧导弹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分享星辰

分享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