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被开历经三年维权最终获赔300万法律常识 劳动争议劳动仲裁 高管遭违法解除,3年维权获赔300万!法院明确:这3点红线碰不得 “他不胜任工作,我们当然能解雇!”很多公司凭“感觉”辞退员工,却在法庭上栽了大跟头——北京某公司高管被解雇后,耗时3年维权,最终获赔300万工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一、案情:高管被指“5宗罪”解雇,真相藏在细节里 2016年,李女士(化名)入职某公司任人力资源总监,月工资9.5万元,未签书面劳动合同。2017年12月,公司以她“5项重大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理由包括: 1. 拒不执行钉钉考勤,长期脱岗; 2. 骗取公司23.75万元; 3. 未审核工资表单,造成7.2万元损失; 4. 拒绝工作安排; 5. 编造理由搪塞公司。 李女士不服,先后仲裁、起诉,历经一审、二审、再审,最终法院认定公司违法解除,判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后续李女士再诉,要求支付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的工资,法院支持其主张,公司需赔偿近300万元。 二、法院3大核心观点:公司败诉的关键都在这 1. “违纪证据”不足,公司要担责 公司说李女士“不考勤、脱岗”,却拿不出原始考勤记录;李女士提交证据显示公司APP有考勤功能,且此前公司一直按全勤发工资。法院认定:公司无实据证明违纪,应承担举证不利后果。 2. “失职损失”不成立,责任边界要分清 公司称李女士未审核工资造成损失,但银行回函显示:工资发放超200万元才需李女士持有的“主管盾”审批,涉案月份未超限额,且下属私吞工资是其个人行为,与李女士无关。法院明确:不能把下属过错归责于高管。 3. “违法解除后,工资要照付” 法院强调:若公司解除决定被认定“实体违法”(即理由不成立),需按员工正常工资标准,支付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本案中公司解除理由全不成立,故需按9.5万元/月,赔偿3年工资。 三、给劳动者&公司的血泪提醒 对劳动者: - 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作邮件,尤其是公司调岗、处罚的书面通知,这些都是维权关键; - 被违法解除后,可选择“继续履行合同”或“主张2N赔偿”,若选择前者,别忘了追讨维权期间的工资。 对公司: - 解雇员工绝不能“凭感觉”,每一项违纪理由都要有实据(如原始记录、签字确认的制度),模糊的“态度差、不配合”无法作为依据; - 制定制度要合规(如考勤、薪酬制度需民主程序+公示),高管管理也不能“特殊化”,但更不能“刻意刁难”(如协商解除未果后突然严格考勤); - 违法解除代价极高,不仅可能赔2N,还可能要补付数年工资,解雇前务必核查证据是否充分,必要时咨询法务。 最后一句话总结:职场不是“我说了算”,而是“证据说了算”。公司守住合规底线,劳动者握好维权证据,才能避免“两败俱伤”。
高管被开历经三年维权最终获赔300万法律常识劳动争议劳动仲裁 高管遭违法解除,
自在聆听鸟语
2025-10-10 19:12:0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