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人微信藏50万?这操作直接蹲大牢!拒执罪的坑千万别踩 用家人微信藏50万?这

自在聆听鸟语 2025-10-10 19:08:03

用家人微信藏50万?这操作直接蹲大牢!拒执罪的坑千万别踩 用家人微信藏50万?这操作直接蹲大牢!拒执罪的坑千万别踩 家人们,别以为欠了钱耍点小聪明就能躲过去!江西安远县那个钟某的例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作死现场”——欠人8万不还,还偷偷用家人身份注册微信,一年花掉十几万,最后差点蹲大牢,这波操作真是把自己坑惨了。 事情得从一场合伙纠纷说起。钟某跟欧阳某闹掰了,法院判他给欧阳某8万块,结果钟某收到执行通知后,嘴硬说“没钱还”,财产报告也故意不交。本以为能蒙混过关,没想到法院一查,直接挖出了猫腻。 原来钟某早留了后手,用家属身份注册了个微信账户,把这当成了“秘密小金库”。从法院立案执行到把他拘传,这账户流水高达50多万,光一年消费就花了十几万,跟他喊穷的样子完全对不上。面对证据,钟某没法抵赖,承认就是想靠这招躲执行。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欠点钱吗?”但法律可没那么好糊弄。法院先给他来了个15天司法拘留,本以为他能老实,结果拘留期满还是不还钱。这下欧阳某直接走了刑事自诉,把钟某告到了法院,说他犯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这时候钟某才真慌了。根据2024年底刚施行的新规定,像他这样隐藏财产、虚假报告,还经拘留后仍不履行的,已经够得上“情节严重”的拒执罪标准。一旦定罪,可不是拘留几天那么简单,真要判了实刑,留下案底影响一辈子。 最终钟某连夜凑齐8万块,一次性还给了欧阳某,好不容易求来对方谅解,才没真的蹲大牢。估计他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要还,何必折腾这一圈,还差点把自己送进去。 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别觉得用家人账户、微信支付宝藏钱就能躲执行,现在法院查得特别细,流水、消费记录一调一个准。而且拒执罪可不是吓唬人,只要有能力还却故意躲,哪怕是转移财产、虚假报告,都可能触犯刑法。 对债权人来说也得记牢:遇到老赖别手软,先申请强制执行,要是对方有隐藏财产的证据,就算公安检察院不立案,自己也能提起刑事自诉。法律这把“尚方宝剑”握在手里,老赖再横也得低头。 说到底,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耍小聪明躲执行,看似能占便宜,实则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钟某这8万块钱的教训,希望能让所有老赖清醒清醒——法律面前,真没“空子”可钻。

0 阅读:0
自在聆听鸟语

自在聆听鸟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