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要抢走台湾一半芯片产业的勒索,赵少康向大陆发出质问:“你们为什么不出来讲话,说只要台湾不独立就不打他?” 美国对台湾芯片产业的觊觎,早就是摆在台面上的心思,毕竟台湾握着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命门”——台积电一家就包揽了全球95%的高端芯片生产,2024年数据显示它的3nm制程出货占比26%,5nm占34%,7nm及更先进制程加起来占了总营收的74%,苹果的A系列芯片、英伟达的AI加速器全得靠它代工。对美国来说,要保住科技霸权,就必须把这块“肥肉”攥在自己手里,所谓的“供应链安全”不过是抢东西的幌子。 最先动手的是政策捆绑,2022年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揣着527亿美元补贴当诱饵,明着是鼓励企业赴美建厂,实则藏着苛刻的“护栏条款”——拿了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能在中国大陆扩产先进制程,连产能提升都卡着10%的上限。 这招精准掐住了台积电的命脉,毕竟它的大客户里美国企业占了半壁江山,根本不敢硬刚。于是从2020年开始,台积电被迫启动赴美建厂计划,投资从最初的120亿美元一路加码到650亿,后来甚至被特朗普喊出要追加到3000亿美元,成了美国史上最大的外方直接投资项目。 可这建厂之路压根不是合作,更像是“渡劫”:原本宣称2024年底投产的亚利桑那第一厂,硬生生拖到2025年上半年还没产出一颗芯片,第二厂更是直接延后两年,连跟着去的供货商都只能把3亿美元的工厂停摆,活生生被拖进泥潭。 更狠的是成本转嫁,美国本土的劳动力成本比台湾高30%,工会罢工说停就停,单厂日耗水量堪比10万户家庭,这些额外开支最后全算在了台积电头上。 AMD都公开说了,亚利桑那厂的芯片比台湾本土贵5%到20%,4nm工艺溢价甚至能到30%。台积电没办法,只能把成本转嫁给终端,2026年起5nm以下先进节点要涨价5-10%,2nm晶圆直接飙到3万美元以上,等于美国抢完产能还要让全球消费者买单。 而那些所谓的补贴,比起不断追加的投资不过是杯水车薪,英特尔拿的补贴零头都比台积电多,说白了台积电就是在“赔钱赚吆喝”,还得把自家核心产能拱手送人。 联电的遭遇更能看出美国的霸道,这家台湾第二大芯片企业早前和福建晋华合作开发DRAM技术,结果被美国司法部盯上,扣上“窃取商业机密”的帽子。 最终联电被迫认罪,交了6000万美元罚款,还得协助美国调查晋华,而晋华直接被列入实体清单,上百台设备成了摆设,53亿美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这哪是司法追责,分明是杀鸡儆猴,警告所有台湾芯片企业:敢和大陆合作,就是这个下场。自此之后,台湾企业对大陆的先进制程出口彻底受限,南京的台积电工厂想扩产7nm都没资格,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陆市场被别人抢走。 等台积电、联电被拿捏得差不多了,美国就彻底撕下了伪装。2025年9月,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直接抛出“五五分”方案,公开要求台湾把一半芯片产能搬到美国,还美其名曰“互惠合作”。紧接着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跟风造势,说台湾产高端芯片是“全球最大单一风险”,必须把30%到50%的产能转移到美国或盟友那里。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就是想掏空台湾的“硅盾”——要知道2024年台湾半导体出口占GDP比重超40%,30万工程师靠着这个产业吃饭,一旦一半产能外移,物流成本要涨20%,人才会跟着流失,从材料到封装的完整产业链也会被拆得七零八落。 台积电高管心里门儿清,先进制程依赖本土的精密生态,美厂良率才70%,比台湾本土的85%差远了,可在美国的压力下,也只能硬着头皮说美厂是“备份”,实则眼睁睁看着核心技术外流。 台湾当局的反应更是耐人寻味,面对美国的公开勒索,“行政院”只敢说“不予评论”“审慎以对”,连句硬气的话都不敢讲。国民党立委许宇甄看得透彻,直言这根本不是合作,是“强制分割台湾的命脉产业”,把台湾的安全筹码全弄没了。 可再不满也没用,美国早就布好了局:要么乖乖把产能搬过去,要么就等着被加征300%的关税,连苹果、英伟达这些客户都被美国逼着锁定美厂20%的产能,台湾企业根本没有退路。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少康才会发出那样的质问。毕竟美国的掠夺已经从暗箱操作变成了明抢,从施压设厂到索要一半产能,步步紧逼,而台湾芯片产业这条经济命脉被越攥越紧,随时可能被连根拔走。 在这种实实在在的危机面前,难免会有人想问,面对这样的勒索,能有人出来说句硬话,能有个明确的态度,给台湾留一点底气和空间。
面对美国要抢走台湾一半芯片产业的勒索,赵少康向大陆发出质问:“你们为什么不出来讲
迎丝的趣事
2025-10-10 17:00: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