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艘科考船抵达阿拉斯加以北,美国这下紧张了 中国派往阿拉斯加以北的四艘科考船,每一艘都藏着实打实的科研硬功夫,压根不是来跟美国 “抢地盘” 的。 “雪龙 2 号” 作为咱自主建造的双向破冰船,这次光是航程就走了 1.5 万多海里,来回折腾了 78 天,直接冲到北极点开展调查,这可是中国科考船头一回抵达这片空白区域,布放浮标、采集冰芯、观测洋流,一口气拿下 49 个站位的海洋综合数据,光气象探空就做了 142 组,布放的 26 套冰基浮标能实时传回海冰冻结融化的细节,这些数据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价值,比美国喊十句 “威胁论” 都实在。 更厉害的是 “深海一号” 和 “探索三号” 搭配的协同作业,载人跟无人潜水器在极地冰下配合干活,这可是全球头一遭,之前连美国和俄罗斯都没试过这种操作,咱们一下就填补了极地水下观测的技术空白。 可美国偏要把科研当戏看,从科考船刚到就没闲着。美国海岸警卫队直接派了架 C-130J 运输机盯着,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明,说 “雪龙 2 号” 闯进了他们所谓的 “扩展大陆架”,距离边界内 130 海里,嚷嚷着要 “捍卫主权利益”。 结果中方船长一句话就怼回去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87 条,公海航行自由受法律保护,不承认单方面主张。” 这一下就戳中了美国的软肋 —— 他们自己都没加入这个公约,所谓的 “主权要求” 根本没国际法撑腰。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也跟着凑热闹,派 CP-140 飞机监视,最后却只能承认 “中国科考船不在加拿大领海内”,说白了就是明知没理,还非要凑上来刷存在感。 美国这紧张劲儿来得特别没道理,毕竟他们自己在北极的动作可比谁都大。2018 年就把 “杜鲁门” 号航母开进北极圈,这是近 30 年美国航母头一回闯进去,跟着 30 个北约国家搞 “三叉戟接点” 演习,说是 “展示灵活性”,本质上就是秀肌肉。 他们的海岸警卫队 “卡特・希利” 号破冰船常年在北极转悠,名义上搞 “层化海洋动力学研究”,实际上是为军事部署探路。可轮到中国正经搞科研,他们就急眼了,说白了就是双标到了家 —— 自己能拿着枪炮去,别人带着仪器去就不行。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紧张里藏着不少 “底气不足”。他们现在能拿得出手的破冰船就两艘,其中 “北极星” 号都 46 岁了,年年都要进船厂修,零件还得从加拿大空运,而中国光是 “雪龙 2 号” 就能轻松破开 1.5 米厚的冰层,新下水的 “极地号” 还装了无人机编队,能搭起 “空 - 天 - 海 - 冰” 监测网。 技术跟不上不说,人才还断档,美国海岸警卫队自己都承认,极地法律人才缺口达 67%,多数军官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没系统学过,反观中国的科考船长个个精通国际法,人家自然有底气据理力争。 其实中国在北极的心思从来都在科研上。2013 年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后,就一门心思扑在数据上,这次科考布放的 7 台海底大地电磁仪和 5 台海底地震仪,回收率 100%,刷新了高纬密集冰区的回收纪录,这些设备能精准捕捉洋中脊的地质活动,为研究地球板块运动提供关键数据。 而且北极的气候变化跟全球都息息相关,卫星数据显示,格陵兰冰盖每年融水体积增加 45 亿吨,北极海冰减少会让全球海平面上升,中国采集的冰芯、浮游生物样本,正是为了搞清楚这些变化的机理,这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 美国却一门心思盯着资源 —— 北极藏着 830 亿吨标准燃料,近 80% 在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他们 2023 年单方面把大陆架主张扩大 100 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两个加利福尼亚州大,说白了就是怕别人占了他们的 “资源蛋糕”,才把科研船当成了假想敌。 现在科考都结束一个月了,美国还在念叨个没完,一会儿担心 “技术泄露”,一会儿炒作 “中俄合作威胁”,可他们压根没提中国科考队严格遵守的规矩 —— 出发前就按自然资源部的要求做了环境影响评估,作业时连海漂垃圾都不忘监测,全程没越雷池一步。 反观美国自己,一边喊着 “环保”,一边放任石油公司在北极钻油,还拿 “稀土依赖” 当借口紧张,要知道中国搞科考是为了给地球看病,他们那点小心思,明眼人一看就透。
中国4艘科考船抵达阿拉斯加以北,美国这下紧张了 中国派往阿拉斯加以北的四艘科考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0 00:07: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