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入世谈判时,傲慢的美国代表说:我看过你们中国人的肉市场,恕我直言,你们的肉在美国只能做狗食!谁知,在他面前的中国谈判代表龙永图却重重地把手拍在桌子上! 龙永图1941年5月出生于贵州贵阳,早年接受当地教育,1960年进入贵州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毕业后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外交英语技能。他通过大量阅读国际资料,积累对外交流知识。1973年加入外交部,担任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在纽约总部处理文件翻译和会议记录,常加班到深夜。后来升任三秘和二秘,参与国际会议协调,熟悉多边外交程序。1980年代初,随团出访多次,记录谈判细节,提供即时翻译。 1985年调入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联络司,任副处长后升处长,负责联络外国贸易机构,组织双边会谈,起草协议草案,强调条款精确。1992年担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管理技术引进项目,考察企业,监督合同执行。1994年出任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参与高层贸易决策。1997年升副部长,同时担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首席代表,领导磋商,坚持原则,面对压力逐条辩论条件。 2003年转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组织年度会议,协调各国代表发言,直至2010年卸任。此后参与国际论坛,分享中国对外开放经验,讲解贸易过程。他的职业生涯聚焦外交和贸易领域,逐步从基层到高层,积累丰富国际谈判经验。 1997年,中国入世谈判进入关键阶段,美国代表在讨论肉类进出口时,否认需要遵守中国检疫标准,直接表示美国肉类无需额外检查。中方坚持主权权利,要求严格检疫以确保食品安全。美国代表走访过中国肉市场后,公开声称中国肉在美国只能做狗食,这番话带有明显轻蔑,反映当时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的偏见。中国代表龙永图当场拍桌子,要求对方收回言论并道歉,否则离开谈判室。 美国代表没有立即回应,转身离开,谈判短暂中断。中方团队士气受此提振,继续推进讨论。之后,美国调整人员,继续磋商,但肉类检疫条款仍需反复协商。中方分析数据,修改提案,确保条件符合国家利益。谈判涉及关税降低和农业市场开放,美国提出高门槛,中国团队一条条回应,强调农业脆弱性和国有企业作用。 整个过程持续数月,中方每天准备材料,总结笔记,应对各种战术。美国想通过心理压力占据优势,但中方维护底线,不接受侮辱性条件。这次事件成为谈判转折点,让美方认识到中国合作的坚定性。双方在农业和企业改革上拉锯,中国逐步争取到可接受范围,避免过度让步。 入世谈判从1986年启动,历经15年,到2001年接近尾声。那年9月,在日内瓦工作组会议上,中方提交最终承诺草案,各国代表审阅。11月,多哈部长级会议批准中国加入,确认相关条款。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开启新阶段。 加入后,中国出口额从2001年的266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5779亿美元,经济快速发展。进口商品增多,居民生活改善,超市货架上外国产品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引入市场机制,技术升级。农业面对竞争,调整种植品种,政府提供支持。整体经济增长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龙永图2003年转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审阅议程,组织专家讨论,强调区域合作。2010年卸任后,继续从事国际事务,出席会议,分享经验。他的贡献在于推动中国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很多移民美国的人,没看过北美崔哥那“断子绝孙”的演讲。要是早看了,不少人得琢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