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国议员在听取美国驻华大使珀杜的闭门简报后表示,中国短期内不会恢复购买美国

万事浮华 2025-10-06 11:46:11

外媒:美国议员在听取美国驻华大使珀杜的闭门简报后表示,中国短期内不会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   这消息一出来,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当天就跌了不少,那些靠种大豆吃饭的农民,手里的锄头都快握不住了。   以前中国可是美国农产品的“大客户”,光大豆一项,每年就得从美国买几千万吨,中西部的粮仓全靠中国订单撑着。 那时候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别提多滋润了,密西西比河的港口全是等着装大豆发往中国的货轮,中国订单就是他们的“金饭碗”,平均每个美国农民一年靠对华出口就能赚近9000美元。 那时候谁能想到,十几年后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这一切的转折点,就是特朗普当年发动的贸易战。 2018年他一声令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也没含糊,直接对美国大豆加征了25%的关税,后来又加了10%,累计税率到了36%。 这一下就把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彻底打没了,本来美国大豆基础价比巴西还低40美元/吨,加完关税后总成本飙到509美元/吨,而巴西大豆才420美元/吨,差了快20%。换谁是中国买家都不会当这个冤大头啊,做生意讲究的是划算,又不是做慈善。 从那时候起,中国就开始慢慢“转方向”了,这可不是故意针对美国,实在是没办法的选择。 2019年中美谈判破裂后,中国干脆暂停了美豆新采购,转头去巴西“扫货”,当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就涨了34%,达到5700万吨,占了中国进口的75%。 更要命的是,美国自己还接连出问题,2020年疫情打乱了物流,密西西比河水位又低,船都开不 动,没法按时交货,中国的榨油厂、饲料厂总不能等着停工吧,只能赶紧找靠谱的替代来源。 这几年下来,中国早就把供应链理顺了,2024年中国进口了1.05亿吨大豆,其中从巴西买了7465万吨,占了71.1%,而美国只卖了2000万吨左右。 到了2025年更彻底,从5月份开始,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直接降到了零,连续好几个月USDA的出口报告上都是“0.0”,海关总署甚至都把进口来源国里的“美国”一栏给删了。 现在中国大连港的调度屏上,全是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的船,哪还有美国的影子。 有人可能会问,就不能再转回美国吗?真不行,这里面全是实在的难处。 首先就是价格,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大豆均价446.1美元/吨,巴西大豆才439.1美元/吨,美国的却要459.8美元/吨,每吨贵21美元,一年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美国大豆为啥贵?因为他们的成本太高了,大农场的土地费、劳动力成本都高,还要给种子交专利费,烘干大豆用的是天然气,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开销。 巴西就不一样了,靠太阳晾晒烘干,甚至还有人用盗版种子不用交专利费,成本自然低得多。 再者,中国现在和巴西的合作早就超出了简单买豆子的层面,中粮集团在巴西建了可追溯体系,能实时监测农场有没有毁林,还搞了“零毁林”大豆订单,这种可持续的合作模式,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保证供应稳定。 反观美国,一会儿加关税,一会儿拿农产品当政治筹码,特朗普当年就把大豆订单当成向农民炫耀的资本,这种把生意政治化的做法,谁还敢放心和他合作?万一哪天又翻脸加税,中国买家的损失谁来赔? 最惨的还是美国农民,2024年美国农业净收入直接降了25.5%,大豆收入少了60亿美元,降了10.3%。 以前靠中国订单能赚不少,现在订单没了,大豆价格三年跌了28.63%,库存堆得像山一样,政府补贴也指望不上,2024年直接补贴比上年少了19亿美元,降了15.9%。 艾奥瓦州有个农场主格兰特・金伯利,以前种的大豆大部分都销往中国,现在只能看着豆子烂在仓库里,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真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其实这事儿根本怪不得中国,中国从来没说过不买美国农产品,关键是美国得拿出诚意和竞争力。 当年是美国先撕破脸加关税,把好好的合作给砸了;现在中国找到了更便宜、更稳定的货源,美国又急了。 彭博社说特朗普扬言要报复,可报复能解决问题吗?就算报复,巴西大豆还是比美国的便宜,中国还是会选划算的。 说到底,农产品贸易本来是中美互补性最强的合作领域,中国需要豆子,美国有豆子,本来是双赢的好事。 可美国非要把生意和政治绑在一起,亲手把“金饭碗”砸了,现在中国短期内不恢复购买,不过是对现实的正常反应——谁也不会放着便宜、靠谱的货源不用,回头去买又贵又没保障的东西。 美国农民要是想保住锄头,真该问问他们的政府,当年为啥要发动贸易战,为啥非要把客户推给别人。

0 阅读:0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