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亮剑!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美元瑟瑟发抖! 9 月 30 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本周已要求国内买家暂停购买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船货,这意味着新合约的签署将全面暂停,意味着人民币结算令将正式全面推进,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能这么硬气,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早不是十年前那个只能被动挨宰的买家了。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吞家,咱们每年要吃下全球 75% 的海运铁矿石,但以前却被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这三家巨头掐着定价权。 2021 年铁矿石进口均价飙到 179.1 美元 / 吨,光必和必拓一家靠铁矿石就赚走 173 亿美元,这种 “花钱还看别人脸色” 的日子早该结束了。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个 2022 年成立的 “国家队” 就是破局的关键,把国内钢企的需求拧成一股绳,以单一大买家的身份跟矿商叫板,底气自然不一样。 这次暂停采购,本质就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 必和必拓非要在现货价跌破 80 美元 / 吨的时候坚持涨价 15%,那就别怪咱们转身找别人,转头就跟淡水河谷签了年供 5000 万吨的长期协议,用行动证明 “离了你地球照样转”。 更狠的是中国手里的战略底牌 —— 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这座储量超 22.5 亿吨、品位高达 66%-67% 的 “聚宝盆”,下个月就要发运首船矿石,2026 年产能能到 6000 万吨,再过两年满产就能达到 1.2 亿吨,直接能满足中国钢铁业 10% 的需求。 更关键的是,中国宝武这些企业持有 49% 的股权,等于在澳巴双寡头之外另开了一条路,每年光运输矿石就需要 155 艘海岬型船,相当于现有船队的 7.6%,这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有了替代来源,跟必和必拓叫板时腰杆自然硬,毕竟以前是 “我离不开你”,现在是 “你得求着我”。 这波操作最核心的突破,还是人民币结算的全面推进。禁令里藏着个关键条款:必和必拓现在仅剩的少量现货交易,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这可不是孤立事件,早在 2020 年,中国宝武就已经跟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这三大矿山都完成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首单,宝钢股份跟力拓那笔 1 亿元的交易还用了区块链技术,等于把人民币结算的路子彻底趟通了。 以前全球大宗商品交易里,美元那可是绝对的 “霸主”,联合国统计过,50 种大宗商品里 37 种用美元计价,实际交易量占比甚至超过 90%,SWIFT 数据显示 2025 年 7 月美元支付占比还高达 47.94%。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有自己的底气: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早就成了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合约,2018 年开放境外交易者后,嘉能可这些国际巨头都跑来用人民币做风险对冲,矿商自然愿意接人民币,毕竟能更快回款还能少赚汇兑损失。 人民币的根基也越来越稳。2024 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处理金额达到 175 万亿元,同比暴涨 43%,现在已经覆盖 119 个国家和地区,有 168 家直接参与者和 1461 家间接参与者,相当于给人民币铺好了全球流通的 “高速公路”。 更明显的变化在储备和贸易领域:IMF 数据显示 2025 年二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升到 3.2%,比 2020 年翻了一倍;中国跟东盟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占比从 14% 涨到 31%,印尼、马来西亚都把人民币放进外汇储备了。反观美元,储备份额从 62% 跌到 58%,创了 25 年新低,这 “东升西降” 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必和必拓和澳大利亚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禁令一出,必和必拓股价开盘就暴跌 6%,市值蒸发超百亿美元,要知道它澳大利亚矿山 85% 的铁矿石都靠中国市场,这一下等于断了大半个饭碗。 澳大利亚更难受,铁矿石占对华出口的 62%,这波禁令直接影响该国 GDP 的 1.2 个百分点,国库部只能把 2025-2026 财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到 2.1%。 以前澳方在达尔文港、南海问题上跟着美国蹦跶,以为能两头讨好,现在才发现 “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事儿往大了说,是人民币国际化从 “喊口号” 到 “动真格” 的转折点。以前美元靠绑定大宗商品坐稳霸主宝座,现在中国用自己的市场体量和战略布局,一点点把人民币嵌进全球资源贸易的链条里。 从稀土到石油,再到铁矿石,每一个领域的突破都是对美元霸权的一次冲击。随着西芒杜铁矿投产和人民币结算铺开,全球矿业市场早晚要告别 “澳元定价” 的老黄历,进入 “中国规则” 的新时代。 毕竟在大宗商品这个游戏里,谁是最大的买家,谁就该有制定规则的话语权,美元以前的风光,恐怕真要慢慢褪色了。
卢麒元教授最新发文说,如果美元贬值10%会怎么样?他说有些问题即使看明白了,也不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