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之后火遍全网的一句话:“当你拿出东风-61时,全世界都冷静了;而当你拿出东风-5C时,全世界都开始来劝你要冷静”。 东风-61作为我国东风系列导弹,最先进的型号,其对于世界各国的威慑力自然不用多少,毕竟连东风-41都是全球顶尖洲际导弹,更别说是东风-61,这种大杀器,可都是灭国级别的。 就说东风-41,2025年4月试射的时候,它以25马赫的速度飞了1.17万公里,带着10枚分导式核弹头精准击中目标,误差还不到30米,就这性能,已经让欧美那边集体没声儿了,而东风-61还在这基础上实现了代际跃升。 东风-61的射程能覆盖整个地球,末端速度突破了30马赫,比东风-41还快了五分之一。这速度啥概念?从咱们这儿发射,到命中纽约也就20分钟,对手的反导系统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它带的新一代分导式多弹头,能在几百公里的范围内自己选目标,再加上北斗三号的厘米级定位,一下子就能摧毁12个战略关键节点。 更关键的是它用的“钱学森弹道”升级版机动变轨技术,能在大气层边缘连续修正7次轨迹,直接把美国陆基中段防御系统的拦截成功率压到了个位数。这种技术上的差距,直接让以前特嚣张的“岛链封锁”成了笑话。 2025年五角大楼的《中国军力评估》里就写了,东风-61试射之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都不得不承认“现在的防御体系根本不管用了”,那些以前总在南海瞎晃悠搞“自由航行”的军舰,后来再路过这儿,都偷偷把雷达关了——这就是“全世界都冷静了”的底气。 东风-5C的威慑感更直接,毕竟这款导弹早就列装战备了,不是那种还停在试验阶段的概念武器。 它的射程超过1.2万公里,起飞重量有183吨,能携带10枚可以单独瞄准的分导式核弹头,单枚弹头当量就有300万吨TNT,一枚下去,就能把一个中等国家的核心工业带搞瘫痪。 2017年初它试射的时候,精准命中了预定靶区,吓得五角大楼连夜开紧急会议,《华盛顿自由灯塔报》也直白说它“让中国核力量的战力翻了倍”。 和东风-61的公路机动部署不一样,东风-5C是藏在地下发射井里的,那些发射井还经过了加固,就算挨了核爆炸也能扛住,生存能力特别强——这种“随时待命”的状态,意思就是它随时能投入实战。 更让外界紧张的是东风-5C的战术定位,它是战略反击体系的核心,一旦把它竖起来,就等于说战备等级调到最高了。 美国导弹防御倡导联盟的主席埃里森就公开说过,东风-5C的多弹头饱和攻击,能突破任何防御网,美军的系统已经“快到极限了”。 2025年9月阅兵的时候,12台导弹运输车拉着东风-5C压轴出场,这阵仗刚通过电视播出去,就有三个欧洲国家赶紧召见中国大使表达“担心”,连平时一贯强硬的美国国防部,都少见地说“希望能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这背后的账其实很明白:东风-61是让对手知道“打也打不赢”,东风-5C则是让他们清楚“真打起来肯定得毁灭”,前者是靠战略上的压制,后者就是最直接的终极警告。 这两款导弹的威慑逻辑其实是互补的。东风-61靠技术上的代差,实现了“不用打仗就让对方服软”的效果,它的存在,让那些想找事的潜在对手,策划挑衅之前都得好好掂量掂量后果——比如2025年澳大利亚突然退出“奥库斯”联盟,说到底就是看清了东风-61带来的战略失衡。 东风-5C则是用成熟的实战能力,搭建起“谁先动手谁都得完蛋”的平衡,它和东风-41、巨浪-3组成的梯次体系,让大国之间不敢随便越界。 兰德公司做过推演,要是东风-5C发起反击,30分钟内就能摧毁美军在亚太的6个核心基地,这种毁灭性的后果,没哪个国家敢赌,所以只能忙着出来“劝冷静”。 从大国较量的角度看,这两句话里还藏着威慑背后的经济门道。东风-61的研发,直接让美国陷入了“越花钱越没用”的困境。 他们的反导系统每升级1%,就得投进去上千亿美金,可还是跟不上中国的技术突破;东风-5C的战备部署,则直接动摇了美国的盟友体系,2025年德国暂停给美国交军费,转而联合法国研发同类武器,就是看清了东风-5C带来的战略主动权已经变了。 网友这话之所以说得这么到位,就是因为用最直白的话,点破了大国之间较量的本质:东风-61是“止战的剑”,让世界不敢瞎折腾;东风-5C是“护国的盾”,让全球不敢冲动。
“九·三阅兵”之后火遍全网的一句话:“当你拿出东风-61时,全世界都冷静了;而当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02 11:51:13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