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跟我们玩了?很多人还以为,中美对抗是美国唯一的战略。错了!真相是,就在刚刚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02 11:51:13

美国不跟我们玩了?很多人还以为,中美对抗是美国唯一的战略。错了!真相是,就在刚刚,美国战争部长召集全球将领开了一场密会,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把战略重心,从“围堵中国”,转回“保卫美国本土”!   这场在弗吉尼亚州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开的会,真透着股不对劲的劲儿。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思一口气叫来了全球所有准将以上的军官,据说散在世界各地的好几百个将军、海军上将,都得临时改行程赶过来。   当时五角大楼里猜啥的都有,有人说要集体测体能,还有人说要大规模开除军官,直到美国媒体把核心议题爆出来,大伙才明白——这是要给全球军事战略换条道走啊!   这战略转向可不是随便拍脑门定的,你看看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实际情况就懂了。   过去几年美军天天喊“印太优先”,在南海折腾出不少动静,2024年光大型侦察机抵近侦察就快1000架次了,航母战斗群也进了8次南海,可仔细一看全是“表面功夫”——其中5次航母待了才3到5天,根本不像正经部署,倒像路过打个酱油。   驻在冲绳的第3陆战队远征部队,原本有1.8万人,现在正大规模往回撤:5000人挪到关岛,2700人调去夏威夷,还有800人直接回了美国本土,最后驻军连9000人都不到,一下子减了一半还多。   这背后其实是兵力根本不够用的尴尬:红海一闹危机,印太的航母直接被抽走支援,本该接替“里根”号的“华盛顿”号,因为维修问题迟迟到不了位,连两栖攻击舰都因为故障进不了南海。   更实际的问题是,军费和国家实力根本撑不住。美军在南海一年搞110次大型演习,结果105次都是拉着别人一起练,自己单独搞的才5次——说白了就是自己撑不起场面,得拉上日本、澳大利亚这些盟友凑数。   可盟友再多也填不上装备的窟窿,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船要么在船坞里修,要么缺零件用不了,连“海马斯”火箭炮实弹射击,都得选在离仁爱礁200公里的地方“刷存在感”。   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围堵方式,早就让美军扛不住了,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的报告说得特别直白:就算红海危机过去了,能调回印太的兵力也没多少。   与此同时,美国本土的安全警报早就响得震天了。赫格塞思自己去年11月就收到过炸弹威胁,三天里还接连发生了两起类似的事,民主党议员的家、特朗普内阁提名的人,都成了目标。   这可不是巧合,2024年全美国针对公职人员的威胁,直接飙到了历史最高。特朗普一年里就遇上三次跟暗杀有关的事,7月他办竞选集会时还出了枪击案,死了1个人、伤了2个,特勤局都承认这是“几十年来最大的失手”。   前FBI副局长麦凯布都见怪不怪了,说这种威胁对高位的人来说,已经是“日常操作”,这事儿让人想起“911”之后美国第一次把本土安全放第一位,现在这股危机感比那时候还强。   兵力调配拧巴了,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军在海外守着一大堆驻军,本土防御却漏了窟窿。   就像“911”之后,美国没办法才紧急成立国土安全办公室、征召5万国民警卫队,现在美军又要犯一样的错——太平洋那边三线部署的架子刚搭起来,本土连最基本的政治安全都保不住。   匡提科会议上定的那些事,比如给冲绳的“内线部队”装无人机、雷达,让关岛的“外线部队”组濒海作战团,看着像是优化部署,其实是没办法才收缩防线。   毕竟比起在南海搞“分布式作战”演练,赫格塞思心里门儿清:自己办公室都收到炸弹威胁了,海外兵力再强也没用。   战略要转向的信号,早就藏在小细节里了。2024年美军在南海的活动次数多了,可力度却降了——轰炸机练“南北对进”的次数不少,却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待很久。   再看本土,像“911”之后那样加速装导弹防御系统的动作,已经悄悄开始了,军费预算里给本土防御的钱也悄悄涨了。   那些从冲绳调回本土的800名陆战队员,说好听点是轮换,其实就是紧急增援——毕竟现在政治暴力都成“常态”了,再一门心思在海外围堵,根本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美军这次给战略换道,本质上是算清了两本账:对外看,围堵中国的成本越来越高,1000架次侦察、8次航母过航,根本换不来真的威慑力;对内看,本土安全的窟窿越来越大,炸弹威胁、政治暴力都已经突破底线了。   赫格塞思喊来全球将领开这个秘密会,与其说是主动调整,不如说是被现实逼着没办法——再不改,海外兵力得散架,本土防线也守不住了。

0 阅读:236

猜你喜欢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