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中国也有动作,俄罗斯的腰包紧张了。特朗普的威胁生效了?莫迪开始逐步“淘汰”俄罗斯石油,合作对象令人意想不到,中国成为普京最后的希望?之前,特朗普曾经对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所有国家不能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产品,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和特朗普唱反调,偏偏特朗普拿这两个国家又没有办法。 特朗普的刀子终于架到了莫迪脖子上,这一次印度是真顶不住了。曾经跟着中国一起硬刚“不许买俄油”通牒的两个大国,如今突然分出了岔路——印度悄悄把俄罗斯石油的订单砍了大半,而中国虽然也有动作,却成了普京最稳的靠山,俄罗斯的钱袋子能不能撑住,现在全看东方的脸色。 谁能想到,两年前还嘴硬“不是说停就能停”的印度,会在2025年秋天突然转弯。2024年的时候多风光啊,每天从俄罗斯拉走200多万桶原油,占了自己进口的近四成,光这一项全年就省了170亿美元,炼油厂把俄油加工后卖到欧洲,赚的钱够买两艘航母了。 可特朗普的算盘敲得比谁都精,8月刚给莫迪过完75岁生日,转头就甩出25%的惩罚性关税,一下就罩住了印度200亿美元的纺织、制药出口,还把美印贸易谈判直接喊停,明摆着就是“不砍俄油就别想做生意”。 更要命的是美国1月升级的制裁,把183艘俄罗斯“影子船队”油轮全列进黑名单,连结算渠道都要堵死。印度全靠海运拉俄油,这下麻烦大了:孟买外海的油轮堵着等卸货,一等就是好几周,保险费涨了30%,运费也加了15%,原本便宜10美元的乌拉尔原油,算上这些成本反而比布伦特原油还贵了。 国有企业最先扛不住,巴拉特石油3月就停了俄油订单,印度石油公司把俄油份额砍到25%,转头去买尼日利亚的原油,加工后卖到东南亚还能赚15%的差价。到9月,印度从俄罗斯买的原油只剩每天120万桶,占比跌到16.8%,比峰值时拦腰砍了一半还多。 说起来印度的替代来源真有点出人意料,不是大家想的中东,反而给美国得克萨斯盆地和非洲尼日利亚送了大单——非洲的石油份额从10%涨到18%,美国进口直接涨了25%。 私营巨头信实工业的炼厂,俄油占比从50%掉到35%,宁愿买贵油也不敢碰制裁红线。其实印度也不是真心想弃俄,毕竟70%的武器都是俄制的,还得靠俄罗斯保养,甚至8月刚跟美国叫完板,65名印军就扛着俄制导弹去参加俄罗斯军演了。 这不过是场利益交换:特朗普暂缓了额外惩罚,印度换来了美印贸易的喘息空间,顺带还跟欧盟敲定了精炼产品出口豁免,把损失控制在3%以内。 这边印度退了,中国的动作更耐人寻味——不是停购,而是换了种更稳的玩法。2024年中国买了1.08亿吨俄油,占进口近两成,还收了310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和860万吨液化天然气,早就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家了。 面对美国议员喊着“加税500%”的威胁,中国压根没松口,反而把中俄油气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比例飙到了99.6%,完全绕开了美元和SWIFT系统,每天都有2亿美元的交易在制裁外流转。 8月中国确实少买了点海运俄油,但整体进口反而涨了5%,原来人家早有后手:“西伯利亚力量1”管道7月输气量加到38亿立方米,够供整个长三角,“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还比计划快了47天施工,2030年建成后每年能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这明摆着是把不稳定的海运换成了靠得住的管道,毕竟美国盯着影子船队打,管道运输根本不受制裁影响。更绝的是中国还悄悄停了美国能源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全归零,转头跟沙特、伊朗搞人民币结算,等于给特朗普的威胁来了个“釜底抽薪”。 俄罗斯的腰包是真的紧张了。欧盟市场早丢了,全靠中印撑着,现在印度这根柱子塌了,能源收入一下少了大块。卢布汇率开始波动,国内物价压力陡增,财政开支也捉襟见肘——要知道能源出口可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少了印度这个大客户,缺口可不是小数目。 特朗普当年拿中印没办法,是因为两国体量太大,制裁了自己也吃亏,现在啃下印度这块“软骨头”,却碰不动中国这块“硬茬”。 说中国是普京最后的希望一点不夸张。现在俄罗斯每天出口的原油里,三分之一都卖到了中国,“西伯利亚力量”两条管道一建成,更是把能源命脉跟中国绑在了一起。 特朗普的威胁算不上完全生效,顶多是拿捏了印度的软肋,却撞了中国的硬墙。印度的退缩是小国在大国夹缝里的妥协,而中国的坚守是实打实的实力支撑——毕竟正常的企业合作,凭什么要听别人指手画脚? 俄罗斯的钱袋子能不能鼓起来,或许还要看冬天的天然气需求,但只要中国这根线不断,普京就还有底气跟西方耗下去。这场能源博弈里,印度选了骑墙,中国选了稳扎稳打,最后的赢家,从来都是能守住自己节奏的一方。
印度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中国也有动作,俄罗斯的腰包紧张了。特朗普的威胁生效了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01 18:03:0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