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报复,果然来了! 巴基斯坦前脚刚和沙特“结盟”,美国后脚就在联合国,给巴境内的恐怖组织“松绑”。但这恰恰证明,巴铁走对了路。 现在,是时候学习以色列,在阿富汗边境,建立一个“非接触缓冲区”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时间点卡得也太准了,美国是不是故意的? 巴基斯坦与美国的交往历史曲折复杂。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视巴基斯坦为冷战前沿,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帮助其建立现代化军队。但到1965年印巴冲突,美国突然实施武器禁运,任由巴基斯坦在战场上孤立无援。这次背离让巴基斯坦警醒,外交不能全押在一篮。进入反恐时代,美国再度拉拢,注入资金和装备,换取巴基斯坦的补给线支持。可一旦阿富汗局势稳定,美国援助锐减,留下巴基斯坦独自面对边境乱局。这样的反复,让巴基斯坦逐渐转向多元化伙伴。沙特作为长期盟友,提供经济注入,资助基础设施建设。两国合作从情报共享起步,逐步深化到军事领域。 2025年9月17日签署的协议,正是这一进程的巅峰。它明确规定,任何第三方攻击一国,即视为对双方的侵略。这不只是纸面承诺,还包括联合演习和后勤保障。巴基斯坦的核威慑能力,成为沙特的安全后盾,而沙特的财力,则助力巴基斯坦军工升级。这种互补,源于双方对地区不稳的共同忧虑。 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同盟,标志着海湾安全架构的悄然重塑。协议签署后,国际舆论哗然,因为它打破了美国在该地区的传统主导。沙特以往依赖美军保护,如今转向东方伙伴,巴基斯坦的导弹技术和核储备,让其获得隐形保护伞。协议细节涵盖情报中心建设、年度军演安排,以及技术转移机制。巴基斯坦出口的枭龙战机,将装备沙特空军,而沙特资金将流入巴基斯坦的边境防御项目。这一步棋,不仅提升了双方的威慑力,还牵动周边国家神经。印度担忧巴基斯坦实力增强,美国则不满沙特“脱钩”迹象。协议生效后,巴基斯坦空军编队飞越阿拉伯海,测试与沙特雷达的联动,信号清晰无误。这种合作接地气,因为它基于实际需求:沙特需兵力,巴基斯坦缺资金。长远看,这有助于稳定中东能源通道,避免单一大国操控。 美国对沙巴协议的反应迅捷而针对性强。协议墨迹未干,联合国安理会就迎来中巴联合提案,旨在制裁巴境内两个活跃武装团体。这些团体涉嫌跨境袭击,与基地组织有间接联系。可美国联合英国和法国,迅速阻挡提案通过。理由是这些组织缺乏直接证据,与ISIS无关。但上月,美国自家名单上还列着它们,这前后矛盾显而易见。 时机卡在9月19日,距协议签署仅两天,难怪外界质疑这是报复。巴基斯坦外交部表达不满,指责此举纵容恐怖威胁。联合国报告显示,阿富汗塔利班支持的袭击下半年达数百次,武装者每月领美元经费,营地如正规军般运作。美国此举,表面维护“盟友”,实则维护自身影响力。过去,美巴反恐合作中,美国曾许诺长期支持,却在撤军后甩手不管。现在,面对巴基斯坦的“新朋友圈”,美国用这种方式施压,试图拉回平衡。但这也暴露其双标:一边列恐怖名单,一边在安理会松绑。 巴基斯坦选择与沙特结盟,恰恰验证了其外交智慧。长期依赖美国,只换来反复无常的援助。如今,巴基斯坦手握核武器和远程导弹,射程覆盖中东,自身底气十足。沙巴协议让它摆脱单边风险,转向可靠伙伴。相比美国那4亿美元的战机维修费,这份战略同盟价值更高。它不只防卫,还延伸到经济领域。中巴经济走廊带来电力和就业,沙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三国关系日趋紧密。美国急眼,是因为其海湾布局受阻。巴基斯坦的路子接地气:不盲从大国,而是多条腿走路。核牌在手,小国也能有话语权。这证明,自主选择才是长久之道。国际关系本就现实,巴基斯坦的转变,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美国的报复,果然来了! 巴基斯坦前脚刚和沙特“结盟”,美国后脚就在联合国,给巴境
纸上点将
2025-09-30 22:41:52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