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28 15:43:22

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0年前与中国的合作中,二话不说就撕毁订单,甚至还拒赔300多的亿的违约金,没想到现如今又找上门来求帮忙了,那我们会不会帮呢? 航空发动机产业被视为工业技术巅峰,马达西奇公司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家乌克兰企业从1907年起步,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苏联解体,积累了全面的发动机制造能力,涵盖涡扇、涡轴等多种类型。 其产品应用于安-225运输机的D-18T、米-26直升机的TV3-117,以及中国教-8教练机的AI-25等,出口到全球122个国家,支持54种飞行器。 中国与马达西奇的合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首台航空发动机借鉴了其M-11FR活塞型号。 后来,运-8运输机和AG600水陆飞机的WJ-6也从其技术衍生。进入21世纪,中国航空产业加速发展,双方互动加深。 2016年,北京天骄航空提出收购马达西奇56%股份,旨在建立联合研发基地,为L-15教练机超音速版配备AI-222-25F,利用D-136-2推进重型直升机,并参考其经验升级运-20。 当时,马达西奇因2014年俄乌争端丢失俄罗斯市场,收入锐减,中国投资成为关键援助,双方签订多项供应协议,业内看好前景。 合作推进中,美国从交易初期表达反对,认为技术转移危害西方利益。2019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访问乌克兰,强调必须中止与中国企业的交易。 乌克兰政府逐步调整。2021年1月,泽连斯基签署命令,对天骄航空等四家中企实施三年限制,包括冻结财产和禁止贸易。 同年3月,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决定将马达西奇国有化,阻断中方收购。乌克兰对行动解释含糊,当地媒体称这是泽连斯基向美国示好,以换取支持。 违约后,乌克兰以国家安全名义拒绝赔偿,直接回避合同义务。中方于2020年12月,根据中乌投资保护协议,向海牙仲裁法院提交诉状,初始要求赔偿36亿美元。随后,根据损失评估,索赔额增加至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1亿元。 乌克兰未执行仲裁,还表示应由美国支付费用,因为自身行动是为获得美方援助。这种将商业协议政治化的方式,导致天骄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打击,并削弱乌克兰在全球投资领域的声誉。 整个过程从合作意向到违约,历经数年博弈,美国持续施压,乌克兰逐步转向,商业合同转为地缘政治工具。中方坚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仲裁案持续审理,凸显国际贸易中的外部干扰因素。 马达西奇位于扎波罗热,冲突中工厂多次遭俄军打击,生产线中断,与俄罗斯供应链切断。西方援助限于军事领域,忽略民用航空。 公司关键产品AI-222-25依赖部件供应,国产化进程滞后,订单流失。人才外流加剧,研发能力下降。在此背景下,乌克兰转向中国,通过外交途径表达恢复供应协议的意向,并寻求投资重建工厂。 中国市场广阔,自身技术如C919的CJ-1000A和直-20的涡轴系统进步显著,马达西奇技术可互补。乌克兰经济承压,中国作为伙伴提供潜在支持。到2025年,工厂遭俄军进一步破坏,赔偿问题仍未解决。 乌克兰专家建议由美国承担经济后果,但中方损失已成事实。国际仲裁庭继续审理,乌克兰信誉受损,未来合作面临信任考验。中国航空产业已实现部分自主,但早期技术基础不可抹灭。 乌克兰单方面中止收购,造成中企直接损失,至今拒赔,凸显地缘政治对商业的影响。俄乌冲突持续,乌克兰工业基础动摇,马达西奇产能萎缩,求助中国成为选项,但历史遗留问题需解决。 马达西奇作为乌克兰唯一全谱系航空发动机企业,其衰落影响国家军工实力。中国在联合国相关投票中保持中立,未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主权主张。乌克兰多次毁约记录,包括2012年中乌粮食协议执行不力,仅完成5%,造成中方资金损失。 马达西奇案中,乌克兰扣押中方股权,拒绝赔偿,损害双边信任。泽连斯基政府优先美方利益,导致商业合作中断。中方企业通过合法渠道收购股份,却遭行政干预。 国际舆论指出,乌克兰需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俄乌冲突下,乌克兰转向亚洲市场,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合作潜力存在。但违约历史使中方谨慎,仲裁结果将决定未来走向。乌克兰工业复兴需外部支持,马达西奇技术虽老旧,仍有价值。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2
2025-09-28 21:50

马达西奇技术是个诱饵,还能让人上次当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