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明确严禁恶意从县中抢挖优秀师资,并配套八大行动方案。 政策出台背景 县中承载近60%高中生的教育梦想,却长期面临“失血”危机。部分发达地区学校以“高薪+编制”为诱饵,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大肆“掐尖”,导致县中优秀教师被“虹吸”,优质生源流向城市名校、教育质量持续下滑。据统计,中西部县中教师流失率超30%,部分学校出现“培养即流失”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教育鸿沟。 具体措施 ● 流动管控:划定师资流动“红线”,未经地方人社、教育部门审批,任何学校不得跨区域挖角县中教师。对违规学校,取消其国家和省级评优评先资格,并纳入教育信用“黑名单”。 ● 待遇倾斜:提出“中高级岗位向县中倾斜”的硬性指标,县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不得低于同地区城市高中的1.2倍,绩效工资总量可上浮20%。 ● 培养赋能:实施“头雁教师计划”,每年遴选1000名县中教师赴师范院校深造,并建立“城区名师 - 县中青年教师”结对机制。 政策意义 ● 遏制“马太效应”:限制师资无序流动,避免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单向聚集,推动教育公平。 ● 倒逼城市学校转型:促进城市学校从依赖“外部引进”转向注重内部师资培养,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 稳定县中师资队伍:保障县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防止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利用资源优势无序挖人,让县中教师“留得下”,生源“稳得住”、教育“办得好”。 可能面临挑战 政策实施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恶意抢挖”的界定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机制有待完善。为确保政策有效落地,建议各地教育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建立教师流动备案审核制度,同时加大对县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县中教师待遇和发展空间,从根本上增强县中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
田老师是一个非常理智的教师,在学生家长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情况下,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
【2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