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这次的表态不同寻常? 泽连斯基25日在纽约接受美媒专访时表示,“乌克兰不想袭击俄罗斯平民,我们不是恐怖分子。但如果俄罗斯不停止对乌克兰的进攻,那乌克兰可能会对俄罗斯的官员发起袭击,他们应该去查查离他们最近的防空洞的位置,他们需要这些掩体。” 泽连斯基这次在纽约接受美媒专访的表态确实透着股不一样的味道,之前说话还绕着弯子,要么说反击军事目标,要么提打击能源设施,从没像这次这样直接把靶子对准俄罗斯官员,连 “查防空洞” 这种具体的警告都抛出来了,这背后藏着的底气可不一般。 先说说这 “首次直接威胁” 的分量,在此之前,乌克兰就算对俄境内动手,也都打着 “军事目标” 的幌子,比如去年圣诞节那会儿,用 70 多枚导弹和上百架无人机炸能源设施,说是打击 “军工综合体补给线”,今年 3 月更猛,一口气出动 337 架无人机扑向莫斯科州,虽然被击落不少,但也闹出 2 死 18 伤的动静,可即便如此,泽连斯基也没敢提 “官员” 二字。 这次不一样,明着把克里姆林宫的人列为潜在目标,还特意撇清 “不打平民”,等于把姿态摆得很明确:咱们就是冲着决策层来的,这步棋比之前任何一次表态都要激进,说是 “不同寻常” 一点不夸张。 更关键的是,这种威胁得有真家伙撑着,不然就是放空炮,而乌克兰现在显然手里有了能递到俄官员家门口的家伙。先说无人机,这玩意儿早不是新鲜事了,9 月 22 号晚上,莫斯科刚被 9 架无人机偷袭,没等缓过劲,防空系统又击落 15 架,直接导致谢列梅捷沃机场临时关闭,虽说没伤到大人物,但能反复突破莫斯科的防空网,说明航程和突防能力都够格。要是换成针对性更强的型号,瞄准固定的官员住所或办公地点,成功率只会更高。 光有无人机还不够硬气,真正的杀招是远程导弹。乌克兰自己的 “海王星” 巡航导弹已经能打 1000 公里,月产量稳定在 10 枚,这个射程从乌边境出发,能覆盖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大半官员驻地。还有正在重启的 “科尔舒恩” 巡航导弹和新亮相的 FP-9 战术弹道导弹,后者的规格连俄罗斯都得掂量掂量,毕竟乌克兰当年可是苏联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造导弹的底子还在。 更值得琢磨的是西方的态度,英国已经放话要给能打俄腹地的远程导弹,法国、德国也在加码军援,连美国都松了口 —— 泽连斯基刚和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见完面,就敢说这话,显然是摸到了些底气,特朗普那边已经松口说考虑给远程武器,连 “战斧” 巡航导弹都在商量范围内,只是还没把话说死,甚至已经明确支持乌克兰打击俄能源设施,这等于给后续的武器援助开了个口子。 之前乌克兰没这么硬气,很大程度是受限于武器射程,美国早年卡着 ATACMS 战术弹道导弹不给,导致乌军只能在 300 公里内活动,想碰俄腹地的目标都得靠自杀式无人机拼概率。现在不一样了,自研导弹顶上来,西方援助又要松绑,等于手里有了能精准敲打的工具,泽连斯基才敢把 “袭击官员” 这话摆上台面。要知道,3 月那次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已经让莫斯科州够呛,要是换成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巡航导弹,俄官员的安保压力得翻好几倍,这也是泽连斯基敢让他们 “查防空洞” 的底气所在。 还有个细节能佐证这种变化,泽连斯基这次表态前,刚和特朗普聊过 “能让普京坐到谈判桌前的新武器系统”,虽然没说具体是啥,但结合特朗普 “对莫斯科没耐心” 的态度,不难猜这武器肯定是能直击俄痛点的家伙。之前乌克兰炸克里米亚大桥、烧炼油厂,都是打经济和后勤,现在把目标转向官员,本质上是把压力从战场转移到了俄决策层,这种打法的转变,显然是手里的牌变多了才敢做的调整。 俄罗斯那边的反应也能说明问题,佩斯科夫急着骂泽连斯基 “不负责任”“孤注一掷”,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心虚 —— 要是乌克兰没这能力,根本犯不着这么激烈回应。毕竟 337 架无人机突袭、1000 公里射程导弹量产这些事摆在那,再加上西方援助的预期,俄官员心里不可能不打鼓,泽连斯基这通警告,等于精准戳中了他们的软肋。 说到底,泽连斯基这次表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武器实力、西方态度和战场策略三重变化的集中体现。从之前躲躲闪闪打设施,到现在明晃晃威胁官员,从靠无人机拼运气,到有导弹和西方援助兜底,这前后的反差,可不就是 “不同寻常” 最直接的证明。手里的家伙硬了,说话自然就敢往狠里讲,至于俄官员要不要真去查防空洞,恐怕得看接下来西方的武器到底给不给、给多少了。
泽连斯基这次的表态不同寻常? 泽连斯基25日在纽约接受美媒专访时表示,“乌克兰不
迎丝的趣事
2025-09-27 11:49:33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