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也不会打到中国去。可美国人却用了超过3000本著作来评价此战,将志愿军英勇奉为壮举,言外之意是被打服了,此战更是中国的崛起之战。 美国人为朝鲜战争写了三千多本书,几十年里翻来覆去地研究,核心就是想不通:明明手握绝对优势,怎么就被挡在了三八线。 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就超出了战场本身,实实在在刻进了美国人的脑子里,彻底扭转了他们看待中国的眼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刚爆发三天,美国第七舰队就开进了台湾海峡,把台湾从中国内政里硬生生摘出来说事,这哪是“不会打过来”?这是已经把爪子伸到咱家门口了。 更别说后来美军直接越过三八线,战机都炸到丹东了,鸭绿江对岸的炮声听得清清楚楚,真等他们站稳脚跟,东北这疙瘩的工业基地能保得住? 当年清朝丢了朝鲜,紧接着就是甲午惨败、亡国危机;明朝保住朝鲜,换来了三百年和平,这历史教训摆在那儿,咱能坐视不管? 美国人那时候狂得没边,麦克阿瑟放话说“中国人敢过鸭绿江,尸体能铺满江面”,《纽约时报》还喊着“圣诞节前让孩子们回家”,整个美国上下都觉得新中国刚打完内战,穷得叮当响,根本没胆子跟他们叫板。他们参谋长联席会议甚至说中国出兵的概率不到5%,这不是误判,是打心底里看不起咱。 可他们忘了,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被人欺负,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带着志愿军悄悄跨过鸭绿江,没几天就给了美军当头一棒,把他们的“圣诞梦”砸得稀碎。 后来美国人写了三千多本书研究这场仗,核心就是想不通:明明他们手里有300多门重炮、500架飞机,炮弹扔了190万发,把上甘岭的山头都削平两米,怎么就拿不下这三平方公里的地方? 明明他们有坦克、有罐头,穿得暖暖和和,怎么就打不过穿着单衣、啃着冻土豆的志愿军?其实答案特简单,他们缺了咱中国人最金贵的东西——保家卫国的死志。 长津湖那仗现在提起来还让人揪心,零下三四十度的天,第九兵团的战士们埋伏在雪地里,好多人冻成了冰雕,手里还紧紧攥着枪。 就是这样的部队,硬是把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堵在了死胡同,把号称“北极熊团”的精锐全端了,团旗都成了咱的战利品。 上甘岭更不用说,43天里美军发动900多次冲锋,伤亡1.5万人,可阵地到最后还是咱的。美军创造了个新词叫“范弗里特弹药量”,以为靠火力就能砸垮咱,可他们忘了,志愿军的坑道里藏着的是比钢铁还硬的骨气。 这场仗打得有多惨烈?咱志愿军伤亡1.15万,可美军那边死伤2.5万,伤亡比是2.21:1,这还是在他们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麦克阿瑟后来急了要扔原子弹,杜鲁门也跟着起哄,可咱怕了吗? 根本没有!新中国刚成立,啥都没有,可就是不怕鬼、不信邪,你有原子弹,我有敢拼命的战士,有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的支持。 最后美国人没辙了,1953年只能乖乖坐在谈判桌前签字,这不是被打服了是什么? 以前西方列强看中国,就像看块肥肉,谁都想来咬一口,鸦片战争以来,签了多少不平等条约,丢了多少土地,中国人在世界上抬不起头。 可抗美援朝一仗打下来,全世界都傻了眼:原来新中国不是软柿子,是能跟世界霸主掰手腕的硬骨头。 后来美国搞经济封锁,联合十几个国家禁运,比对待苏联还狠,多列了500多种禁运物资,想把咱困死。 可结果呢?咱自己用算盘算出了原子弹的公式,1964年炸响第一颗原子弹,两年多后又搞出氢弹,比法国还早,1970年卫星也上了天,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的,是抗美援朝打出的底气——既然战场上能赢,搞建设也能赢! 他们到现在都没彻底想明白,这场仗咱赢的不是武器,是人心、是意志、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远见。 如果当初不出兵,美军陈兵鸭绿江,台湾被他们攥在手里,国内反动势力也得跳出来闹事,新中国哪有安稳日子搞建设? 所以说,日本人那说法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经历过咱被欺负的日子,根本不懂“保家卫国”这四个字的分量。美国人那三千多本书,与其说是研究战术,不如说是在反复确认一个事实:中国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摆布的国家了。 这场仗不是简单的胜负,是新中国的“成人礼”,打完这仗,咱在世界上才算真正站了起来,腰杆也彻底硬了。 往后不管美国怎么折腾,搞封锁也好、搞遏制也罢,都没能挡住咱发展,根源就在抗美援朝这一仗打出的民族自信心——中国人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打不赢的仗!
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也不会打到中国去。可美国
花开富贵流年
2025-09-26 13:00:56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