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什么最近越来越恨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是历史问题,是领土争端。错了!复旦沈逸教授,一句话就戳破了真相:“因为整个西方世界,在中国面前,太不给力了!” 十年前,中国消费者在电子产品领域对日韩品牌高度依赖。 三星手机凭借屏幕技术和电池性能占据中国市场约20%的份额,许多人视其为品质保障。汽车消费中,丰田和本田车型以低油耗和耐用性著称,销量稳居前列。 日本家电如电视和冰箱也广受欢迎,强调精密制造优势。 那时,日本作为亚洲发达经济体,出口中国商品总额庞大。韩国通过三星等企业,巩固科技出口地位。 中国当时正加速工业化,但本土品牌竞争力有限,进口依赖突出。这种经济格局强化了日韩的区域主导感,贸易数据表明,2015年日本对华汽车出口强劲,韩国半导体供应链嵌入中国生产体系。 当前,日韩对中国态度的转变源于经济地位的逆转。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降至不足1%,华为和小米等本土品牌崛起,折叠屏技术更具竞争力。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全球出货量为5800万台,但在中国表现疲软。汽车领域,日本对华出口2024年已显著下滑,2025年8月对华出口仅降0.5%,但整体面临压力,比亚迪电动车在欧洲销量增长。 韩国2025年7月对华贸易逆差达13.9亿美元,半导体出口受影响。中国实现28nm芯片本土化,中芯国际扩大产能,减少对三星依赖。这种超越感让日韩难以适应,但他们将不满转向中国,而非审视自身创新滞后。 美国政策本旨在限制中国发展,却未达预期。芯片禁令后,华为推出麒麟芯片,突破先进工艺,手机销量反弹。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贸易额超美国总和。 军事上,2025年美军从冲绳撤出部分部队,已转移105名海军陆战队员,计划总计9000人,缘于对中国导弹能力的担忧。 这次行动从2024年底启动,基地调整反映美方战略收缩。日韩察觉美国影响力减弱,却不愿直面,转而对中国表达不满。这种转移凸显他们对盟友依赖的尴尬。 日韩的优越感正逐步瓦解。中国高铁里程超全球总和,2025年达4.8万公里以上,推动高效连接。5G基站占全球60%,覆盖广泛,促进数字经济。非洲援建项目中,中国工人薪资高于日韩派员,效率更优。 旅游格局变化,中国游客2025年虽仍青睐日韩,但欧洲吸引力上升,出境游增长25%,独立游比例增加。 过去日韩视中国游客为消费来源,现转向携带本土家电。这种从依赖到自立的转变,让日韩经济自信受挫。 他们不愿承认,美国主导的规则被中国实力挑战。台积电迁厂亚利桑那州,投资数百亿美元,却未惠及三星,韩国企业竞争加剧。 日本采购F-35战机,2025年接收多架,但在中国防空系统前效能受限,演习显示锁定迅速。若日韩坚持跟随美国小圈子,如限制出口,将自陷困境。 美国优先政策下,三星处境艰难,F-35采购成本高企。中国通过本土努力,从发展中国家升至世界第二,带动东盟等国进步。这种合作潜力本可共享,但日韩选择对抗,导致市场流失。 日韩的负面情绪本质上是无力感的体现。他们担忧美国无法维持主导,自己被边缘化,却无计可施。中国崛起依赖持续创新和努力,非外部让步。 2025年,韩国贸易逆差持续,日本出口下滑引发工厂调整。若日韩能调整策略,与中国合作新能源和半导体,或获益更多。 但当前路径下,他们经济压力增大,国际地位受影响。这种动态提醒,全球竞争靠实力而非情绪。 日韩若持续这种心态,将错失机遇。中国自力更生路径稳定,区域合作空间广阔。日韩媒体报道显示,2025年经济不满加深,需反思合作价值。
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什么最近越来越恨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是历史问题,是领土争端。错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25 13:43:02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