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8年,清军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进入南疆。后勤名将兆惠率四千精兵直扑叛军总部叶尔羌城,却发现这座巨城“周十余里,十二门”,守军加信众达数万人。兆惠兵力不足围城,遂在黑水河(今叶尔羌河支流)北岸扎营(即“黑水营”)。 为解粮荒,兆惠分兵八百求援,自率八百人渡河南下抢夺叛军牧场牲畜。半渡之际浮桥坍塌,小和卓霍集占亲率1.5万骑兵突袭。清军背水死战,虽突围退回营地,但已损兵折将,陷入重围。 叛军筑垒长期围困,意图饿死清军。然而兆惠部却以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方式顽强存活: 叛军水攻时,清军挖渠泄洪,意外掘出本地居民藏粮地窖,获粟“数百石”,解决主食危机。 叛军每日火枪扫射,铅弹嵌入营中树木。清军夜间伐木炊饭时回收铅弹,重铸为弹药,实现“弹药自循环”。 叛军掘河灌营,清军利用南疆砂质土壤渗水性,开沟导流,反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源。 初期杀驼马为食;后期趁夜突袭叛军散兵,甚至以敌尸为肉源(《啸亭杂录》载“各兵每乘间出掠回人充食”)。 清军白日作战,夜晚“伐木炊饭,拾弹铸兵”,甚至除夕夜“篝火烧烤”,士气不衰。围城叛军见其“食足弹丰”,视如“天兵”,军心渐溃。 1759年初,援军富德部驰抵黑水营北,反被叛军困于沙丘。兆惠闻北面炮声,判断援军已至,遂率饱餐将士“持火器夜冲敌垒”。叛军早已丧失战意,一触即溃。两军会师时“莫不喜极涕出”,被围百余日的孤军终得全胜。
1641年,万历皇帝的儿子朱常洵被李自成活捉,300多斤的朱常洵跪倒在地,请求免
【39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