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9月16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杰辛达·艾伦发布了新版“中国战略”,计划在教育、旅游、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农产品出口等近十个领域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打算用五年时间把维州打造成中国投资和创新的桥头堡。这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澳大利亚地方层面已等不及联邦政府的摇摆不定,要自己动手“抢机遇”了——毕竟中国市场是碗里的肉,不是墙上的画。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维州政府甚至等不及联邦大选后工党的对华政策细化,直接撸起袖子自己干了。毕竟中国吸纳了澳大利亚四分之一出口商品,而美国还在加征钢铝关税,这刀刀砍在澳洲经济命脉上。 教育领域早就动起来了。今年五月,贵州教育厅和维州技能局签了五年协议,不仅要互派专家,还在博士山学院搞了个“黔澳职业教育联盟”。维州的中国留学生占了全澳三成多,稳住这个基本盘每年带来大量真金白银。 答案藏在数据里:中澳贸易每年为澳大利亚家庭增加2600澳元可支配收入,创造了59.56万个工作岗位——这叫经济预后改善。 清洁能源领域更是重点靶区。维州刚批了Bairnsdale太阳能项目,建85兆瓦发电厂和储能系统,供三万多户家庭用电。他们盯准中国的储能技术,宁德时代在西澳的项目年底投产,阳光电源在南澳的进展也顺利。用中国技术搞清洁能源,既完成减排KPI,又能把电价打到全国最低——这种双赢买卖根本等不及联邦点头。 2024年深圳某科技企业面对国际封堵时,同样选择绕过总部直接与华南客户共建供应链——地方敏捷性往往比中央决策更穿透。 澳联邦政府一边享受对华贸易红利,一边强化与美国的安全合作,甚至考虑强制征收中企投资的港口。《中国日报》直接批评澳洲是“两面派”,这种经济与安全的分裂症结可能让合作难以长期维系。 老广常说“食得咸鱼抵得渴”,维州要想真正吃稳中国市场,还得在联邦博弈中找准自己的生存缝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澳大利亚 这就是澳大利亚 澳洲政策解读 澳洲政策 澳利亚硕士 澳洲关系 澳洲发展
☔当初澳大利亚铁矿一直拿捏中国,后来我们是怎么破的局?其实根本没有破局,只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