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讨论“接纳”,你懂“接纳”的真正意思吗?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 未必,那更像内卷。 曾经,我们相信“勇攀高峰”:望着唯一的顶峰,凭借技术、智慧和一股拼劲,用累累硕果搭起一步步阶梯。 但当市场渐满、增长渐缓,组织内部只剩彼此竞争、争夺存量——明里合作,暗里较量,甚至模糊了底线。 内卷,便在这样的循环中固化为常态。 它的逻辑简单却残酷:你加班到十点,就有人奉献周末;你放弃休息,就有人昼夜不休。这不是价值的创造,而是集体跳崖前比拼谁的姿势更优雅。 所幸,在僵局之中,“接纳”为我们撬开了一线光明。 “接纳”不是消极躺平,闭眼塞耳自我摆烂:“我就这样,爱怎么样怎样”。 真的接纳,是坦然敞开胸怀,不回避、不抵制,任凭现实的冲刷与剐蹭,只在风浪中保持清醒与定力。 不参与无谓的角逐,只专注真正的洞察。 他们冷静观察现实的张牙舞爪,善于从喧嚣中辨别破局的缝隙。 当现实在沉默中彰显,他们便能看见裂缝中照进来的光。 然后默默蓄力,精准行动。不仅刺破阴霾,更实现自我境界的跃迁——直到那时才会发现,曾经苦苦挣扎的天地,原来只是一口窄井。 土地有限,无限科技和人力投入也无法抹除产出的极限。 但当触碰极限的墙根时,接纳的人不怨天尤人,而是从容抬头: 产量到顶?那就在稻田养鱼,在田间架起光伏; 或回归自然,追求品质而非数量; 甚至超越耕作,让农田成为风景,让种植变成体验…… 接纳,不是妥协,而是内卷时代的清醒破局。 它是一种深刻的战略转向: 从“拼命争抢”到“创造新空间”, 从“耗尽自己”到“重塑价值”。 当所有人仍在低头争抢、头破血流时, 真正接纳的人,早已循着那缝隙中撒下的光,走向了更广阔的原野。
大家都在讨论“接纳”,你懂“接纳”的真正意思吗?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
丁丁聊社会趣事
2025-09-21 08:26:3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