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女性的有氧训练之前我们分享了董老师的文章《空腹有氧不适合女性》,今天继续聊

从蓉看健康 2025-09-20 10:27:02

适合女性的有氧训练 之前我们分享了董老师的文章《空腹有氧不适合女性》,今天继续聊聊——适合女性的有氧训练到底应该怎么做。

01【有氧的意义,不是燃脂,是帮身体恢复】

先说清楚,有氧训练不是指“喘得很厉害”的那种训练。有氧指的是:以氧气为主要供能方式的训练,常见的有慢跑、骑车、快走、游泳、爬坡、椭圆机、跳舞课。强度在“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之间,持续时间在 30 分钟以上。

很多人以为有氧就是“减脂专用”,其实真不是。

有氧训练的核心作用,是帮身体恢复,养线粒体,调节神经,修复系统。如果练得太猛、太累、没恢复过来,最先出问题的就是线粒体。一旦线粒体掉链子,能量产不出来,人就一直觉得累,越练越虚。低强度的 Zone 2 有氧可以刺激线粒体复制。新线粒体多了,能量就充足,恢复才快,状态才好。

另外,有氧还能拉高副交感神经的活性。神经系统一放松,睡眠质量就上来,恢复速度就变快。

所以,有氧训练非常有价值,但别再把它当“减脂课”。它本质上是“调整系统”,不是“刷卡路里”。

02 【具体怎么练】

Dr. Stacy Sims 在访谈里给了很实在的建议。

1️⃣ 冲刺间歇(SIT)

她特别推荐 “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这种练法:

——全力冲刺 30 秒以内

——然后休息 1.5 到 2 分钟

——最多做 5 轮就够了

冲刺的动作可以是跑步、壶铃摆、深蹲、跳跃箭步蹲。关键是要全力,别温柔。练完得有“练过”的感觉。这种方式不是为了燃脂,而是为了刺激心血管系统,让身体产生强烈适应:提升代谢、调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练对了,能让你更不容易胖、更能抗压。

2️⃣ 步行

她也说了,走路很有用,不是“低效运动”。

——可以稳定血糖

——还能缓解压力

——顺便还能跟朋友聊聊天,不那么封闭

不管多忙,每天散两次步,对身体都是加分项。

3️⃣ 重点:搭配力量训练!

她还特别提醒,女性天生更耐力型,恢复比想象中快。这也意味着,别光做有氧,力量训练也要跟上。肌肉是你代谢的家底,没有它,光靠有氧是不够的。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

✅一周 1 到 2 次高强度冲刺

✅再配 2 次 Zone 2 有氧(比如快走、椭圆机)

✅加上 2 到 3 次力量训练

✅留出 1 天不练,让身体收拾战场

03【HIIT 和 SIT,该怎么练才对?】

HIIT 和 SIT 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有氧训练。但Stacy Sims 博士认为,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女性非常重要,前提是练得对。不是追求“练狠”,而是追求“练对、生理反应对、恢复也跟上”。

她强调,HIIT 和 SIT 是两回事,要分开讲。

1️⃣ SIT(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她特别推荐 SIT。这种训练短、狠、恢复时间长,但效果非常好。

👉怎么做:

冲刺 30 秒或更短,全力以赴,然后休息 1.5 到 2 分钟。

最多做 5 组就够,强度高的前提下不用追求多。

👉能练什么:

动作可以是短跑冲刺、壶铃摆、深蹲、跳跃箭步蹲,关键是在那 30 秒里逼近你能做到的最大强度。

👉练它的好处:

SIT 能强烈刺激心血管系统,提高代谢、增强脂肪燃烧能力,尤其是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对调节血糖也很有帮助。

2️⃣ HIIT(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她也认可 HIIT,但提醒要做“真正的 HIIT”,别把那种强度不上不下、一直做不停歇的课当成 HIIT。

👉怎么做:

高强度工作 1 到 4 分钟,强度至少要达到最大努力的 80% 以上,然后休息同样时间或更长。

👉跟 SIT 的区别:

HIIT 的时间长一点,强度稍低;SIT 时间短但要爆发,所以 SIT 休息时间也更长,确保你下次还能全力冲刺。

3️⃣ 训练频率怎么安排?

她建议:每周安排 1 到 2 次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或 SIT 均可)。

不建议天天练高强度,也不建议老待在“中强度区间”。

⚠️ 她特别提醒:

👉别老做中强度有氧:像那种 45 分钟以上、强度不上不下的健身课,很容易拉高皮质醇,又得不到高强度训练的代谢激励,结果反而更容易在腹部堆脂肪。

👉从简单开始:新手一上来别冲刺。可以从斜坡快走开始,慢慢拉高强度。随着心肺和力量跟上,再尝试真正的 HIIT 或 SIT。

👉恢复必须跟上:高强度训练后的恢复时间不是浪费,而是进步的必要条件。休息好了,下一次才能真冲上去。否则每次都在“假冲刺”,累是累了,效果没出来。

04【进阶建议:不仅要练对,还要吃对】

训练效果,除了练得对,吃和补水也得跟上。尤其是女生,能不能恢复好、能不能瘦下去、能不能练得动,吃对了差距非常大。

✅别空腹练

空腹状态下,身体会进入“保守模式”,能量产不出来,还抑制脂肪氧化,对女性尤其不利。有吃的状态下训练,总能量消耗更高,适应性也更好。

✅训练前补一点

——如果上次吃饭已经是两小时以前,建议训练前 30-45 分钟吃点心。

——控制在 150-200 卡左右,包含 15-20 克蛋白,尤其是高强度训练前。

——蛋白质能保护肌肉,减少训练过程中的分解。

✅训练中别硬扛

可以按体重估算该补多少热量:

——跑步时,每磅体重每小时补 0.9 到 1.15 卡。

——骑车或椭圆机这些低冲击运动可补得更多。

——选混合型点心,不要只补碳水,避免胃难受。

✅训练后赶紧补。

——女生的恢复窗口比男性短,只有 30 到 45 分钟。

——这时候必须吃够 25-30 克蛋白(含亮氨酸 3 克左右),再加一点碳水,

——帮助你修复肌肉、补糖原,防止掉进分解代谢状态。

✅补水也要讲策略。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热积累,脱水阈值也更低。建议:

——运动中选低糖、高电解质的水

——天热时,提前喝点带钠的水降温

——能量尽量靠吃的补,不要靠高糖饮料

——长时间训练,更要注意别让胃难受

论训练能力,男女是平等的。但女性身体的调节机制更细腻,所以更需要吃得巧、练得准、补得及时。

——————————————————————

很多女生真挺拼的,跳操、慢跑、瑜伽,天天练。还要吃得“特别干净”,生怕不自律了。但身体不是这么运作的,你不可能一直踩油门不踩刹车,恢复,是进步的一部分。

身体是个系统,它要协调,不是永远拼命,训练、吃饭、睡觉,都有其价值。把身体当投资,不当消耗品。接纳自己,反而更容易达到目的地。(cr.董懂动)

运动康复 有氧训练

0 阅读:0
从蓉看健康

从蓉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