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香会”教训以色列军官,孙玉良:强占加沙的阴谋不会得逞】
注意到一则视频新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与以色列军官激辩,狠狠地教训了这位以色列军官。以色列军队在加沙滥杀无辜的罪行举世皆知,阎教授说已经死了7万人,以色列军官再如何辩白,也无法迈过这7万冰冷的数字。依我看来,以色列的动机不只是消灭哈马斯“恐怖分子”,占领加沙扩张领土才是其真实目的。但无论出于何种理由,强占他国领土都违反国际法基本准则,以色列的阴谋不会得逞。
以色列是二战后才建国的国家,在此之前,犹太人流浪了两千年之久。二战中犹太人在德国遭遇了大屠杀,所以博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允许其在中东一块建国。划给以色列的那块地方,原来生活着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是有那么一点“鸠占鹊巢”的。如果好好相处,相信巴勒斯坦人也不会把强势的以色列人怎么样。但问题在于,两个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等种种原因,变得水火不容。为争夺地盘,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打了六次中东战争,每次都获胜。获胜后获得的战果,就是领土一次次扩张,直到把巴勒斯坦人逼得居无定所。
通过扩大实际控制范围、建立缓冲区、争夺资源富集区,以及改变人口结构,以色列的实际控制领土一天天多起来。军事行动是领土扩张的工具,打击恐怖分子就是最好的理由。这种以安全关切为名行领土扩张之实的做法,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无不面临巨大的道义成本和长期的政治反噬。当代国际体系虽然存在权力政治,但规范约束力空前增强。联合国大会多次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停止定居点建设,表明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其次,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认同已高度觉醒,不可能长期接受被占领状态。历史证明,无论军事技术如何不对称,民族自决的力量终将找到表达方式。第三,地区力量格局正在变化,以色列不可能永远依赖某些大国的无条件支持。现在欧洲已经有许多国家觉醒了,不再跟在美国后面支持以色列,这让以色列在舆论上陷入了空前的被动。
强权政治在短期可能取得战术成功,但历史长卷已经反复证明:靠武力夺取并占领他国领土,最终都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从苏联在阿富汗到美国在伊拉克,大国尚难维持非法占领,何况中小国家。以色列的安全关切确实需要解决,但通过扩张领土的方式只会制造更大规模、更持久的安全困境。巴以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不在军事地图上,而在谈判桌前。两国方案基于1967年边界,是国际社会最广泛共识的政治出路。以色列通过军事行动改变现状的尝试,不仅无助于保障自身安全,反而会加剧地区敌对情绪,为更多暴力循环埋下伏笔。
我认为:在强权政治仍有市场的今天,坚持国际法基本准则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只有当大国、学者和公众舆论持续为正义发声,国际秩序才可能免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我断言以色列强占他国领土的阴谋不会得逞,不是因为以色列的军事实力,而是因为国际道义、民族自觉和历史规律已经编织成一张难以冲破的约束网。在这一网络中,任何违背国际社会基本共识的行为终将面临制衡。以色列政府应当认识到,真正的安全来自于邻国的承认与和平共处,而非军事占领和领土扩张。只有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平等对话解决争端,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