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8日报道:“赖清德在专访中表示,希望中国大陆不要轻忽台湾的善意,而是张开

波览历史 2025-09-15 10:44:37

外媒9月8日报道:“赖清德在专访中表示,希望中国大陆不要轻忽台湾的善意,而是张开拳头,与台湾进行对话。”   这番听起来充满和平意味的表态,让人很难联想到就在两个月前,赖清德还在公开场合宣称两岸处于“敌对关系”。   短短六十天内的态度反转,背后藏着的究竟是真心实意的对话渴望,还是精心设计的政治话术?   要判断赖清德所谓的“善意”是否可信,看看他同期的实际行动就一目了然。   9月初,赖清德刚刚重申了台当局的防务预算计划:2026年防务预算占比将超过GDP的3%,预计2030年达到5%。   按照台湾地区的经济规模计算,这意味着防务支出将从2025年的4674亿新台币飙升至1.25万亿新台币,凭空多出的8000亿资金缺口成为最大问题。   国民党议员游淑慧的质问一针见血:这些钱是要从现有的社会福利预算里砍一半,还是要通过加税和举债的方式转嫁给台湾民众?   翻开台当局2025年的预算账本,社会福利支出8310亿元,教育科学文化支出6050亿元,这两项直接关系民生的投入加起来占总预算的45.8%。   如果真要按照赖清德的计划把防务预算提升到GDP的5%,要么就得大幅削减民生福利,要么就得让台湾年轻人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这种把台湾民众的血汗钱不断投入军事领域的做法,很难和他口中的“善意”画上等号。   国台办早在7月就明确指出,赖清德的行径实质是“倚外谋独”“以武谋独”,不惜将无辜民众绑上“台独”战车。   赖清德选择在9月初抛出“对话倡议”,时机本身就暗藏深意。   9月3日大陆举行的九三阅兵,向外界展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这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盛典在台湾岛内引发强烈反响。   受邀观礼的台湾学者公开表示“深受鼓舞”,数十万台湾网友通过直播观看阅兵盛况,社交媒体上“祖国强大”成为高频词。   这种舆论氛围显然让一直鼓吹“抗中保台”的赖清德感受到了压力,所谓的“善意对话”更像是在舆论压力下做出的策略调整。   更值得关注的是,赖清德当局近期在岛内的一系列政治操作,与其“善意”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不久前由民进党主导的“大罢免”行动,被国际舆论普遍批评为“政治追杀”。   美国舆论认为这一操作与民主机制格格不入,日本《产经新闻》更是直接指出,这场罢免运动导致赖清德当局支持度下滑,象征着民进党“抗中保台”路线正在被否定。   在岛内政治根基动摇的情况下,向大陆释放“善意”信号,很可能是为了转移视线、稳定支持率的政治手段。   从实际政策来看,赖清德所谓的“对话”缺乏最基本的前提。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两岸开展任何形式对话的必要条件。   但赖清德至今回避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反而不断在国际场合推行“台独”分裂活动,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模式早已被台湾民众看穿。   网友们在相关新闻下留言:“一边喊对话一边买武器,这样的‘善意’谁能相信?”   防务预算的大幅提升背后,是赖清德当局向外部势力“交保护费”的真实写照。   据台媒报道,新增的防务预算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对美军购,这种“花钱买安全”的做法历史已经证明行不通。   国台办发言人犀利指出,赖清德宣称“与民主国家站在一起”,实则是加码缴纳“保护费”、递“投名状”,换取某些外部势力撑腰打气。   但国际政治的现实是,没有任何国家会为了台湾地区的分裂活动不惜与中国大陆对抗,这些花费巨额资金买来的武器,最终只会成为“台独”分裂势力的陪葬品。   台湾民众已经开始感受到防务预算膨胀带来的压力。   教育经费增长停滞导致高校学费上涨,社会福利预算紧张使得老人年金调整幅度跑不赢通胀,这些民生领域的缩水与军费开支的激增形成鲜明对比。   有台湾网友算过一笔账:按照防务预算占GDP 5%的计划,每个台湾家庭每年要多承担数万元的隐性负担,而这些钱本可以用于改善医疗、教育等民生福祉。   赖清德在专访中呼吁大陆“张开拳头”,却对自己不断握紧的“台独”拳头视而不见。   从7月宣称“敌对关系”到9月呼吁“善意对话”,这种看似矛盾的表态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将两岸关系作为政治工具的算计。   真正的善意应该体现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具体政策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虚伪承诺。   当台湾的孩子们因为教育经费不足而面临缩小的升学机会,当老人们因为福利缩水而担忧晚年生活,赖清德口中的“善意”显得格外空洞。   这种把政治私利凌驾于民众福祉之上的做法,最终只会让台湾民众看清“台独”分裂行径的危害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中国台湾网,赖清德再次声称台防务预算将达GDP5% 蓝营议员批:钱从哪来?,2025年9月1日

0 阅读:7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