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27岁,甚至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然而,张海迪不仅打破了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9-15 09:25:48

张海迪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27岁,甚至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然而,张海迪不仅打破了这个“魔咒”,还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部令无数人泪目、敬佩的传奇! 主要信源:(大众日报——英雄张海迪:挑战残酷的命运;三联生活周刊——张海迪:永远挑战命运) 张海迪的故事要从她五岁那年说起。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小海迪在玩耍时不慎摔倒,没想到这一摔改变了她的一生。 医院诊断她患上了脊髓血管瘤,从此她再也没能站起来。 别的孩子在外面奔跑玩耍的时候,她只能躺在床上,看着窗外。 刚开始,小海迪很难接受这个现实。 一个五岁的孩子,还不懂什么叫命运,却要面对终身与轮椅为伴的事实。 她曾经想过放弃,但父母的爱让她重新振作起来。 不能去学校,她就在家自学。 看书不方便,她就用镜子反射着读。 就这样,她一点点地学会了识字、算术,后来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国语言。 十五岁那年,她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莘县的农村。 那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土路坑洼不平,轮椅经常陷在泥里。 但张海迪没有抱怨,反而找到了自己能做的事。 她买来医书,自学针灸,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 学会后就开始给乡亲们看病,治好了不少人的病痛。 她还教村里的孩子们唱歌识字,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姑娘。 1983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题目叫做《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这篇文章让张海迪一下子成了全国名人。 大家都被她的故事感动,称她为“当代保尔”、“新雷锋”。 后来她出版了自传体小说《轮椅上的梦》,这本书激励了无数人。 成名后的张海迪没有停下脚步。 她继续学习,在四十岁的时候考上了吉林大学的研究生。 她还翻译了十六本外国著作,自己写书,获得了不少文学奖项。 2008年,她当选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为残疾人争取权益。 2013年,英国约克大学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 2016年,她带领中国代表团参加里约残奥会。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有人说她得了十几种癌症却越活越年轻,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实际上,张海迪在1991年得过基底细胞癌,经过治疗已经痊愈。 她自己也说过,要是真得了十几种癌症,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还有人看到一张她跷着二郎腿的照片,怀疑她的残疾是假的。 对此她解释说,因为长期坐轮椅,脊柱严重侧弯,不跷腿就没法保持平衡。 医学专家也证实,高位截瘫患者确实可以做出这样的动作。 另一个争议是她考取了C5驾驶证。 有些人觉得残疾人怎么能开车? 其实她开的是经过特殊改装的车,用双手控制油门和刹车。 为了学会开车,她付出了很多努力,手臂经常酸痛。 面对这些质疑,张海迪很少辩解。 她继续做自己的事,写书、工作、帮助残疾人。 她说只要活着,就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些年,她经常去福利院、养老院看望老人和孩子,为他们送去温暖。 现在张海迪已经快七十岁了,头发都白了,但精神依然很好。 她不再担任残联主席,但还在全国政协和康复国际等组织工作,继续为残疾人事业奔走。 她说自己就像一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这句话感动过很多人,也包括她自己。 回过头看张海迪这一生,五岁瘫痪,十五岁下乡,二十八岁成名,四十岁读研,五十三岁当上残联主席。 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她都走过来了。 有人说她是被神话了的榜样,也有人质疑她的成就。 但无论如何,她确实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即使身体被禁锢,灵魂也能自由飞翔。 这些年,知道张海迪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新时代的偶像层出不穷,流量明星换了一茬又一茬。 但张海迪的故事依然值得被记住,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真实。 一个五岁就坐上轮椅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励志故事。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63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