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位缉毒警察为了抓毒贩,装扮成了一个回族大老板。谁料吃饭正香的时候,毒贩突然夹了一块猪肉到他碗里…… 一块猪肉,一次试探,生死就在瞬间。1987年的那个下午,25岁的缉毒警察陈建军正坐在云南边境小城的餐桌前,扮演着广东来的回族老板。对面的毒贩头目周荣云眼神狡猾,突然夹起一块肥肉放进他碗里。这一刻,稍有不慎就会身份败露,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 陈建军1962年出生在云南麻栗坡县,父亲是当地派出所的老公安。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到派出所,看着那些身穿警服的叔叔们抓坏人,心里就种下了当警察的种子。1982年,云南成立了全国第一支缉毒队伍,20岁的陈建军在800多名报名者中考了第一名,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说起来,那个年代的缉毒工作比现在危险多了。毒贩都是些亡命之徒,手里有枪,眼里没法。陈建军从事缉毒工作5年,先后24次打入贩毒团伙内部卧底,每次都是拿命在拼。 1987年9月,陈建军接到任务,要和战友戚砚明一起渗透周荣云的贩毒集团。这个周荣云可不是善茬,是云南当时有名的毒枭,手下一帮人专门干跨境毒品买卖。陈建军决定扮成广东来的回族老板,这样既能解释口音,又能增加可信度。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陈建军下了苦功夫。他专门学习回族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禁忌。回族不吃猪肉,这是基本常识,但要演得逼真就得下真功夫。陈建军还故意学了些江湖气,抽烟喝酒打牌样样来,把自己原本斯文的形象改造得面目全非。 这变化可把他老婆给吓坏了。因为保密需要,陈建军不能告诉家人自己在执行什么任务,老婆以为他真的学坏了,还跑到公安局找领导哭诉。这事儿让陈建军心里很难受,但为了工作,他只能继续装下去。 那天约定在城里一家小餐馆见面。餐馆不大,位置偏僻,正适合谈见不得光的买卖。周荣云早就在那儿等着了,表面笑嘻嘻的,实际上眼神一直在观察陈建军。这家伙疑心重,最近听说有毒贩被警察渗透后被一锅端,所以对任何陌生人都提高警惕。 饭桌上菜不多,几个家常菜,看起来很普通。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表面上谈天说地,实际上都在试探对方。就在这时,周荣云突然站起来,亲自夹了一块猪肉放进陈建军碗里。 这一下把陈建军给惊出一身冷汗。他瞬间明白,这是个试探!如果自己接受了这块猪肉,回族老板的身份立马穿帮。千钧一发之际,陈建军腾地站起来,脸色铁青,怒目而视:你懂不懂规矩! 陈建军把饭碗往桌上一摔,筷子也扔了,完全是一副被冒犯的样子。这演技绝了,既表现出回族人对宗教禁忌的坚持,又显示出商人被轻视后的愤怒。餐馆里其他客人都被这动静吓了一跳,纷纷朝这边看。 周荣云看到这反应,心里琢磨:回族人确实不吃猪肉,这反应挺自然的。但他还是不完全相信,毕竟如果这是演的,那就太可怕了。 虽然过了猪肉这关,但周荣云的试探还没结束。接下来他又几次改变交货地点,想进一步确认陈建军的身份。陈建军知道拖下去对警方不利,干脆故意发火:一直变来变去的,我看你们根本不信任我!这买卖不做了! 这招果然管用,周荣云生怕失去这笔大生意,最后主动妥协。这次行动成功抓获毒犯五名,缴获大烟286两。 陈建军在5年的缉毒生涯中,共破获毒品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缴获毒品50公斤。每次任务都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1987年12月13日,陈建军刚被批准填写入党申请书,准备正式成为党员。但当晚就接到紧急任务,要去侦查另一个毒品大案。12月15日,在广南县曙光乡执行任务时,陈建军遭遇毒贩武装反抗,被火药枪击中腹部。他忍痛击毙一名毒贩,但随后被其他毒贩家属乱棒打死,年仅25岁。 陈建军牺牲后,被追认为共产党员、革命烈士,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因缉毒牺牲的民警。几年后他妻子也病逝了,只留下女儿和老人相依为命。受他影响,两个弟弟后来也当了警察。 一块猪肉背后,是生死较量;一次愤怒表演,保住了性命也完成了使命。陈建军用25年青春诠释了什么叫人民警察,那个年代的缉毒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你觉得现在的缉毒工作还面临哪些挑战?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当咸鱼出物遇上亲妈。。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