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没想到,这次菲律宾看似“顺利完成”的补给,是中方给的台阶,只是当他踩上这步台阶后,才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 原来,以西藏军区某特战部队为主组建的 "珠峰友谊 - 2025" 联训部队已经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将与尼泊尔陆军开展为期 11 天的联合反恐训练。 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交流,而是中尼两国建交 70 周年之际的重要军事合作活动,也是双方第 5 次组织陆军联合训练。 此次联训以联合反恐行动为主题,采取混合编组、互教互学方式,开展联合反恐行动综合演练,并进行救援减灾和维和行动等训练。参训的中方官兵在出发前就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包括攀登、战术、射击等课目,确保以最佳状态投入联训。 最让外界关注的是中方特战队带来的 "秘密武器"—— 一款形似保温杯的微型作战无人机。这款无人机大小跟传统的木柄手榴弹差不多,却能执行侦察和战斗双重任务,堪称 "飞行手榴弹"。 它采用模块化设计,既能悄无声息地飞到敌方阵地附近侦察,又能携带 3 枚手榴弹实施精确打击,更厉害的是还能通过 35 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进行抛射,大大增加了单兵的打击距离。 这款无人机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的载荷能力,能承载 2 倍自重的货物或设备,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所有无人飞行器中有效载荷系数最大的。 它还可以通过快速组装变成 4 旋翼或 6 旋翼无人机,根据不同任务需求调整性能,再加上 AI 技术加持,能自主执行任务,抗干扰能力超强。这玩意儿往训练场上一亮相,谁看了不惊叹中国特种兵的装备水平? 其实,中尼军事合作早有渊源。自 2017 年首次举行 "珠峰友谊" 联合训练以来,双方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的军事交流机制。从尼泊尔加德满都到中国成都、重庆,再回到加德满都,中尼两国陆军在反恐战术、灾害应对、轻武器特种射击等多个领域开展了深入交流。 2005 年,中国就承诺向尼泊尔提供价值 98.9 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主要用于遏制毛派叛乱,2009 年又提供了总额为 2080 万元人民币的非武器军事援助。 这次联训恰逢尼泊尔正在制定系列反恐法律的关键时期。尼泊尔内政部长贾纳丹・夏尔马此前表示,尼泊尔面临着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正在制定 7 部相关法律应对。在南亚地区恐怖主义较为活跃的背景下,中尼加强反恐合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反观印度,此前一直对中尼军事合作高度关注,甚至有些过度敏感。就在今年 6 月,印度还宣布向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部署两个山地师,使该地区兵力超过 10 万,同时在提斯普尔空军基地部署两个先进的苏 - 30MKI 空军中队,声称是为了 "迎接来自中国的挑战"。 然而,印度 "国防分析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彭丘克・斯塔布丹不得不承认,中印边界军事力量对比上,中国一直占有有利地位,印度的举动非常有限,更多是象征性的。 有意思的是,就在联训开始前一个月,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 24 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达成了 10 点共识,双方同意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并重开三处传统边境贸易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特种兵在尼泊尔展示的精锐战力,无疑让印度媒体陷入了两难:过度炒作显得自己小家子气,闭口不谈又觉得失了面子,最后只能选择集体安静。 其实,印度心里很清楚,中国与尼泊尔的军事合作并非针对第三方,而是基于两国共同安全需求的正常交流。 中方指导组组长吴学文就明确表示,这次联训是 "展示技术赋能反恐行动成果,检验实战化训练成效的一次机会"。更何况,中尼联训内容还包括人道主义救援和维和行动交流,这些都是地区安全的正能量。 说到底,军事合作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中国特种兵的精锐表现,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更体现了中国为地区安全贡献力量的诚意。 印度媒体的集体安静,或许正是开始理解这个道理的表现。毕竟,在反恐、救灾这些实实在在的安全议题面前,任何政治操弄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次 "珠峰友谊 - 2025" 联训,就像一座桥梁,既连接了中尼两国的军事合作,也映照出地区安全合作的光明前景。
小马科斯没想到,这次菲律宾看似“顺利完成”的补给,是中方给的台阶,只是当他踩上这
非常盘点中
2025-09-10 16:21: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