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没想到,这次菲律宾看似“顺利完成”的补给,是中方给的台阶,只是当他踩上这步台阶后,才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 菲律宾媒体欢呼 “补给任务圆满完成” 的头条还没焐热,小马科斯总统的办公室里已经愁云密布。谁都没想到,这场看似让菲律宾 “保住面子” 的仁爱礁补给行动,到头来却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毕竟在南海折腾了大半年,最后连块加固军舰的钢板都送不上去,这 “胜利” 的滋味实在有点苦涩。 事情得从那艘在仁爱礁泡了 25 年的破船说起,1999 年就坐滩的 “马德雷山” 号早就成了一堆锈铁,船上几十号菲律宾士兵最近四个月快把家底耗光了。 压缩饼干见底,发电机没油,连卫星电话都快没电关机,每天靠太阳能板充的那点电勉强维持通讯。这种时候,补给船能不能靠岸,直接关系到小马科斯政府的脸面。 中方这次确实给了台阶,按照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的三条原则,菲方提前通报了补给计划,中国海警全程监管,最后允许生活物资上岸。 但这台阶可不是那么好踩的,中方登船检查时,把所有钢筋、水泥、木板等加固材料全扣了下来,只放行饮用水、罐头和药品。也就是说,菲律宾可以给士兵送吃的,但想把这艘破船修成永久据点,门儿都没有。 表面上看,中国允许人道主义补给,显得通情达理;实际上通过 “提前通报 + 现场核查 + 品类限制” 的三重管控,把仁爱礁的补给规则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 菲律宾想搞小动作?门儿都没有。有媒体拍到中国海警船就停在补给船旁边,船上的摄像头全程记录,任何违规物资都别想混过去。 这可把小马科斯逼到了墙角,国内军方天天喊着要加固军舰,说再不修船就要散架了;但美国顾问又支招,让他多搞点 “突破封锁” 的噱头赚国际同情分。 结果现在好了,补给是送上去了,却连一根钢管都带不动,军方骂他软弱,反对派笑他无能,社交媒体上全是 “丧权辱国” 的评论。 最让小马科斯头疼的是,中方这套打法完全占着理。中国外交部反复强调,这是在落实中菲之前的 “君子协定”—— 杜特尔特时期双方就说好,菲方不送建材,中方允许生活物资补给。 现在菲律宾自己不认账,还想偷偷运钢筋水泥,被抓包后自然理亏。郭嘉昆那句 “不要再折腾、不要再节外生枝” 的警告,听起来客气,实则把菲律宾的路都堵死了。 背后捅刀子的还有美国人,特朗普政府一边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一边鼓动小马科斯在南海搞事,说会 “全力支持”。可真到了补给关键时刻,美国军舰就远远看着,连靠近都不敢。 菲律宾网友看得明白:“美国人把导弹架在我们土地上,却让我们的士兵在破船上饿肚子。” 这种 “被当枪使” 的感觉,让小马科斯在国内越发被动。 更尴尬的是东盟兄弟们的态度,虽然美国天天喊着要搞 “南海联合行动”,但越南、印尼这些国家谁都不想蹚浑水。他们心里清楚,中国在南海的执法既讲规则又有实力,跟着菲律宾瞎闹没好处。 最近新加坡总理访华时专门提到 “要遵守国际法”,这话明着是劝和,实则是给菲律宾提个醒:别把路走窄了。 现在的小马科斯就像风箱里的老鼠。顺着美国的意思硬闯吧,中方已经把管控规则立起来了,下次再想送补给就得按中国的规矩来,否则连人道主义物资都可能被卡。 不听美国的吧,刚签的防务协议还热乎,美军基地还在菲律宾土地上,得罪不起。这种进退两难的滋味,恐怕比仁爱礁上士兵啃的压缩饼干还难咽。 说到底,中方这步棋太高明了。不打不骂,就用 “规则” 和 “人道” 两张牌,既展现了主权立场,又给了菲律宾台阶下。 但这台阶其实是座独木桥 —— 想过?就得按我的规矩来。现在全世界都看着呢:菲律宾要么承认中国的管控权,要么就看着士兵在破船上自生自灭。 小马科斯大概现在才明白,南海问题上耍小聪明没用。中国手里的牌太多了,从执法船到规则制定权,再到和东盟的经济合作,哪一张都比美国的空头支票管用。 那艘 “马德雷山” 号撑不了多久,菲律宾要是还拎不清,最后可能连这台阶都没得下了。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和规则面前,任何投机取巧都是白费功夫。
菲律宾越来越好笑了!小马科斯居然访问柬埔寨但是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也热情招待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