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侵略中国三次,英国胜。法国侵略中国两次,法国胜。德国侵略中国一次,德国胜。沙

老阿七说史 2025-09-10 10:36:58

英国侵略中国三次,英国胜。法国侵略中国两次,法国胜。德国侵略中国一次,德国胜。沙俄侵略中国一次,沙俄胜。日本侵略中国三次,日本胜两次,败一次。 百年之间,五国来犯,中国几乎全败,不是中国不努力,而是人家带着巨炮来了,我们还在举着大刀。 这不是段子,这是近代中国的真实历史。 英国三次胜,法国两次胜,德国一次胜,沙俄一次胜,日本两胜一败。 一个国家,五个侵略者,战败成为常态,有人说那是“落后就要挨打”,但问题没那么简单,这背后,是一个农业文明撞上了工业巨兽,是沉睡王朝和现代国家的正面对撞。 让我们翻开那一段伤痕累累的历史,看看这些曾经的胜利者,是如何步步蚕食,抢夺中国的土地、财富和尊严的。 故事的开头,就够扎心,英国人为了卖鸦片,打一场战争。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还在想着“天朝上国”,英国舰队已经沿着海岸一路打到了广州、宁波、上海。 结果,《南京条约》摆上桌,香港割了,赔款两千万银元,五口通商直接打开了中国的城市大门,这,是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起点。 十几年后,英国卷土重来,这次还带上了法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亚罗号事件只是个借口,联军攻陷广州、火烧圆明园才是重头戏。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继续开埠、继续赔款,还要在北京设公使馆,等于把中国的首都拿来当谈判场。 法国人也没闲着,1883年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虽然镇南关打了个胜仗,但结果怎么样? 《中法新约》签了,法国顺利控制越南,还打开了中国西南的大门,赢了战役,输了地盘,清廷这波操作,真是把“外交失败”演绎得淋漓尽致。 英法联手,不光靠打,还靠谈,一手炮火,一手笔杆子,把中国一步步拉进了殖民体系的泥潭里,可以说,他们是打开这场“列强分赃大会”的第一把钥匙。 等到德俄出场时,英法已把蛋糕切了一半,剩下的,他们也不客气,直接动手分。 德国1897年借着“巨野教案”,大摇大摆派兵占领胶州湾,清政府一看打不过,只能签《胶澳租界条约》,租99年,还附送铁路、矿权等一整套“套餐”。这不是租,这是明抢。 从此之后,什么英国租威海卫,法国租广州湾,全都跟着学。 沙俄更狠,趁着英法打第二次鸦片战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直接发难,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几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东北领土,就这样被割走了。 库页岛、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全成了俄国的地盘。 这一刀,割得最深。中国北疆的版图就此永远改变。 《华尔街日报》曾评论,“沙俄的东扩,重塑了整个东北亚的地缘格局。”说得没错,这一刀,切走的是土地,也是国家的安全缓冲。 德俄的侵略,和英法不同,他们目标更直接,就是要地盘。抢完就走,留下一地烂摊子和一纸纸“合法”的条约。 如果说英法德俄是“趁火打劫”,那日本就是“长线布局”。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打着“朝鲜自主”的旗号,实则瞄准中国的核心利益。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清军一败涂地,《马关条约》签了,台湾和澎湖划出去,日本拿到了2.3亿两白银赔款。 这笔钱,成了日本工业化的“启动资金”,而清朝的洋务运动,也在这一战中彻底破产。 接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三个月占领整个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线开打。南京大屠杀,三光政变,侵华战争持续了整整14年。 日本在前期几乎无敌,靠的是现代化军队和系统化侵略。 但这一战,中国人打回来了,从东北到西南,从正面战场到游击战线,无数中国军民用血肉之躯顶住了这个岛屿帝国的疯狂扩张。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赢了,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写道:“抗战胜利,洗刷了一个民族百年耻辱。” 这场胜利,不只是军事上的逆转,更是精神上的觉醒。它告诉世界,中国不是打不过,而是没准备好,一旦准备好了,历史就会改写。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次战败?不是中国不努力,而是差得太远,一个农业国家,碰上蒸汽机、坚船利炮、现代军队、资本体制,毫无还手之力。 这不是靠勇气能填平的差距,而是工业、制度、组织的全面落后,闭关锁国、不改不革,注定要被现代世界踢出局。 可也正是这些失败,惊醒了中国人,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从新文化运动到抗战胜利,每一次反抗、每一次改革,都是对那个“战败史”的回应。 今天的世界依旧不太平,但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那段历史,不是为了记仇,而是为了记住,国家强,才有尊严,民族强,才有底气。

0 阅读:262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