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员评陈独秀中学习:论迹不论心 这个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重要,但,我们从教员对

肆点和肆点 2025-09-09 10:34:48

从教员评陈独秀中学习:论迹不论心 这个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重要,但,我们从教员对于陈独秀先生的一些举动、评价、描述中,我们能学习、领悟到很多东西。 学习到什么? 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话概括就是: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一方面,毛选中,教员有多篇文章直接批判陈独秀先生: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主要批判的错误方面有:放弃领导权、忽视武装斗争、压制群众运动(尤其是农民运动)等 一方面,1936年,教员接受斯诺采访时说: “《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 “我第一次同他(陈独秀)见面是在北京,那时我在国立北京大学。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1953年,教员去安徽安庆调研,特意了解陈独秀(出生于安徽安庆怀宁)家人近况,说: “陈家人有困难,地方上可以予以照顾嘛!何必卖了房子。”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延年和乔年都是我们党早期的革命家,后来被蒋介石所杀。他们是革命烈士,陈独秀这个家庭也应该是按革命烈士家庭对待嘛。” 这两方面的对比,正是我们从教员在不同方面评价、论述陈独秀先生中去感悟: 何谓,论心不论迹,论迹不论心。 论迹不论心: 与革命事业,陈独秀先生的具体行为(论迹),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与危害,这个危害的结果包括了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的牺牲。 实事求是而言,不论陈独秀先生本意如何(论心),但是,他的这个错误的行为,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以避免其他人犯同样的错误,导致新的巨大损失——在多篇文章中批判陈独秀先生。 论心不论迹: 陈独秀先生的行为对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但是,不能否定他同样为了革命事业,尤其是事业初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诸多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承受了巨大的伤痛。 自始至终,陈独秀先生都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孜孜不倦努力着,探索着。——所以教育评判的是陈独秀先生的“迹”,并未否定陈独秀先生的“心”。

0 阅读:25
肆点和肆点

肆点和肆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