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14岁少年杀人案的“无期徒刑”判决,未让人解气,只留满心沉重,一条青春

墨涟情舒情感 2025-11-28 21:47:06

近日,深圳14岁少年杀人案的“无期徒刑”判决,未让人解气,只留满心沉重,一条青春生命逝去,另一个少年的人生彻底沉沦。 受害者本无过错,案发后凶手家属却未道歉、未赔偿,这份冷漠比刀更伤人。这绝非“年纪小不懂事”,而是对生命的漠视、对法律的算计,是价值观的严重扭曲。 有人质疑判决太重,实则这是守住底线。法律对未成年人“从轻处罚”,但绝非“免责”。涉案少年作案思路清晰、恶意明确,唯有严惩,才能告慰逝者,也传递关键信号:法律保护的是成长,不是犯罪。 遗憾的是,这类案件并非个例。部分青少年错把“未成年”当“挡箭牌”,却忘了特殊保护的初衷是纠错,而非纵容。此案便是警钟:年龄从不是犯罪借口,触碰生命红线必付代价。 悲剧背后,是家庭教育失衡。家庭只盯成绩,忽视生命敬畏教育,让情绪异常孩子被遗忘,懵懂少年沦为凶手。 判决落幕,逝者难归。这起案件应成为清醒剂,家庭教育要重品德,学校要暖人心,社会要净环境。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保护从不是恶性犯罪的遮羞布,成长的前提是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 愿这悲剧唤醒所有人的责任,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用教育引导、情感关怀、制度保障,为少年撑起晴空。别让“未成年”光环沦为罪恶阴影,别让此类悲剧再撕裂社会温情。 情感 家庭 教育 未成年人杀人

0 阅读:7
墨涟情舒情感

墨涟情舒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