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说中了 俄罗斯媒体抛出一句硬话:若东方大国一味退让,跟风挑衅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多;唯有守住红线、让挑衅者付出代价,才能换来真正的尊重与平静。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历史教训。晚清的屈辱史,就是一部退让史。 1842年《南京条约》,清廷以为割让香港岛、赔付巨款,就能换来“息事宁人”。 可这恰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侵略者发现,原来这个东方巨人如此虚弱。 只要恫吓一番,就能得到巨大的利益。于是,豺狼们蜂拥而至。 没过多久,英法联军就来了。1860年,他们烧掉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不仅索要更多赔款,甚至连阵亡士兵的抚恤费,都要清廷来出。这是何等的羞辱! 退让没有换来和平,只换来了更贪婪的胃口。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更是狮子大开口。 一纸《马关条约》,索要的赔款相当于清廷三年多的财政总收入。 为了还债,清廷只能向列强借高利贷。国家的经济命脉,从此被牢牢掌控在他人手中。 民生凋敝,国力衰竭到了极点。 短短七十余年,从割地到赔款,从主权沦丧到民不聊生。退让政策的恶果,就是让一个大国被彻底掏空。 “跟风挑衅”的恶性循环,在这段历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的另一面,则写着截然不同的答案。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力远比晚清更弱。但面对的挑战,却更为严峻。 1950年,美军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退,还是不退?如果退了,东北的工业基地将永无宁日。国家的安全大门,将彻底洞开。 当时的决策者们,没有选择退让。他们毅然决定派遣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 经过三年的惨烈血战,志愿军硬是把不可一世的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了三八线。1953年,美军将领克拉克,在一个他自己都承认“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这一战,彻底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尊重,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靠自己的实力打出来的。 这一拳,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空间。 后来的事实验证了这一点。1958年台海危机,美国航母在中国强硬的决心面前选择后撤。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这条无形的红线。 因为他们知道,越过这条线,将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这种威慑,正是朝鲜战场上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才是真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智慧。 俄罗斯人自己,也是这一原则的践行者。无论是在格鲁吉亚,还是在叙利亚,他们放弃了步步退让的幻想。 直接亮明底线,用强硬手段回击,反而控制住了危机。 国际关系,本质上是极为现实的。它更像是一套“丛林法则”,实力与底线,远比道德说教更为重要。 挑衅者就像试探边界的野狗,或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你后退一步,它就前进一步。你割肉饲虎,只会让它觉得你软弱可欺,从而引来更多的掠食者。直到将你吞噬殆尽。 反之,如果你在它第一次试探时,就拿起棍棒,让它感受到切实的疼痛。 那么它下次再想靠近时,就会掂量一下后果。这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威慑。 正如近期(2025年11月)的局势所展示的。面对德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远程导弹的动向,俄罗斯发出了极其明确的警告。 俄方清楚地划出红线:若德国提供的武器被用于攻击俄罗斯本土,俄方将视其为直接参战,并保留打击德国本土设施的权利。 这就是提前宣告代价,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同样,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也绝不含糊。 就在前一天(2025年11月27日),针对日本首相的错误言论,中方发言人直斥其“掩耳盗铃、自说自话”,强调中方绝不接受。 这种毫不妥协的态度,正是对红线的坚守。无论是台湾问题,还是发展权利,中国早已明确划定了“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的底线。 任何想要越界的势力,都必须想清楚自己能否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与俄罗斯媒体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大国之间的博弈,越来越依赖于这种“底线思维”。 所以,俄罗斯媒体的这句硬话,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它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和平从来不是靠祈求和退让得来的。 唯有守住红线、让挑衅者付出代价,才能换来真正的尊重与平静。 这条路虽然艰难,却是唯一能走向长治久安的道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