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让人失望! 香港火灾发生后,第一个伸出援手不是马云也不是刘强东,而是韩红

康安说历史 2025-11-28 15:49:57

果然没让人失望! 香港火灾发生后,第一个伸出援手不是马云也不是刘强东,而是 韩红基金会。 香港大埔宏福苑那场五级大火,真的让人揪心到不行。11月26日下午火刚烧起来,滚滚浓烟就吞没了好几栋居民楼,谁看了那场景都忍不住捏把汗。 消防队员拼了命地扑火,1200多名消防员、200多台消防车连夜奋战,可大火还是烧了好久,直到第二天上午还有三座楼冒着烟。这场火灾太惨烈了,44人遇难,71人送医,还有279人失联,想想那些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同胞,心里就一阵发紧。 灾难发生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谁能第一时间站出来帮一把。说实话,我当时也下意识想,那些商界大佬会不会先出手? 可等消息一层层传来,最先有明确行动的,不是马云也不是刘强东,而是我们熟悉的韩红和她的基金会。这个结果说意外也不意外,毕竟这么多年,每次有难,韩红从来没掉过链子。 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几乎是和特区政府的救援行动同步启动的应急响应,火灾发生没多久就公开发布消息,捐出1000万元人民币专门帮那些老弱病残群体。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捐钱吗?可这1000万的分量和时机太关键了。 火灾刚发生,临时庇护中心里挤满了受灾居民,72岁的罗女士和老伴逃出来时只穿了件薄外套,膝盖不好的她连个厚垫子都没有;还有一对八旬夫妇,在庇护中心里坐立难安,连口热饭都差点没吃上。 这些弱势群体,正是韩红基金会重点帮扶的对象,这笔钱来得及时,就能让他们最快拿到床垫、毛毯、药品这些急需的东西。 我特意留意了时间线,韩红基金会的捐赠公告是11月27日晚上就发出来的,比很多企业和名人的响应都早了半天甚至一天。而且这笔钱不是笼统地捐出去就完事,明确说了要用于“过渡安置”,还承诺根据救灾进展持续跟进。 后来我从庇护中心的义工那里了解到,有了这笔资金支持,他们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加了厚床垫,给有慢性病的老人买了急需的药品,饭点的时候还有义工专门提着餐箱给听力不好的长者送热饭,这些细节里全是暖意。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韩红基金会总能这么快?我想这背后是多年积累的应急经验。从汶川地震到新冠疫情,韩红从来都是冲在前面,她的基金会早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急响应机制,不用临时开会扯皮,不用层层汇报审批,看到灾情就能立刻行动。 就像这次香港火灾,他们没等别人呼吁,没等灾情统计完,先把最急需的钱拨出来,这种果断真的太少见了。 对比一下就知道,有些企业捐钱要等公关部门写好通稿,有些名人要等别人带头才敢发声,可韩红基金会不一样。 他们捐的1000万,不是为了上热搜,不是为了做广告,而是真的盯着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你看霍启刚家族后来也捐了3000万,香港红十字会也协调了物资,这些都很让人感动,但韩红基金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这份担当就是不一样。 我还记得有个细节,火灾后第二天,冯梁结纪念中学的临时庇护中心贴出了“暂停收物资”的海报,不是不需要了,是市民和机构捐的东西太多了,其中就有韩红基金会协调送来的大批棉被和药品。 这些年总有人质疑韩红,说她作秀,说她基金会有问题,可每次灾情来临,她用行动打了一次又一次脸。这次香港火灾,她没去现场抢镜,没开记者会张扬,就安安静静捐钱、盯落实,这种低调反而更让人佩服。 要知道,1000万不是小数目,可韩红基金会从来都是公开透明,每一笔钱花在哪里,都会有后续公示,这种公信力不是一天两天建起来的。 灾难就像一面镜子,照得出谁是真心做事,谁是逢场作戏。香港这场火灾里,消防队员的逆行让人敬佩,义工的坚守让人感动,而韩红基金会的及时出手,就像寒冬里的一把火,温暖了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同胞。 她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慈善不是看名气大小,不是看捐款数字的噱头,而是看灾情发生时,你能不能第一个站出来,能不能把钱花到刀刃上。 韩红基金会这次真的没让人失望,更没让香港的受灾同胞失望。当那些老弱病残群体裹着温暖的毛毯,吃着热乎的饭菜时,他们可能不知道韩红的名字,但他们一定能感受到这份跨越千里的爱心。 这种爱心,不分地域,不分你我,就是我们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最动人的模样,也是最让我们安心的力量。

0 阅读:0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