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5日21时,在金门岛上侥幸占了便宜而获“大捷”的胡琏,再次率领“

湘儿三朵 2025-11-28 10:22:49

1953年7月15日21时,在金门岛上侥幸占了便宜而获“大捷”的胡琏,再次率领“高安”号等13艘军舰、19架飞机,伞兵500余名,与其属下的柯远芬中将、十九军中将军长陆静澄、少将参谋长萧锐、第四舰队司令黄震白少将等共计13000余人,向我仅驻守有1200余人公安团的东山岛进犯。 这场仗,表面上是蒋介石要打,实际上背后推着走的是美国人。 咱说实话啊,这时间点选得太鸡贼了!1953年7月,朝鲜战争马上就要签停战协定(7月27日正式签字),美国人在朝鲜半岛没占到半点便宜,急得跳脚,就想在咱东南沿海搞点事,牵制咱们的精力,这算盘打得隔着海峡都能听见响。他们给蒋介石送装备、递情报,甚至派了军事顾问暗中跟着胡琏的舰队,说白了就是把蒋介石当枪使,把东山岛当成试探大陆海防的棋子,压根不管两岸同胞的死活,这种霸权嘴脸真的让人不齿。提到胡琏这人,你可别被他那所谓的“金门大捷”骗了,那纯属是1949年金门战役时咱们解放军渡海经验不足,他捡了个漏,真论打仗的硬实力,他就是个靠侥幸上位的主儿,而且这人手上沾过不少咱们同胞的血,内战时跟着蒋介石到处窜,镇压过不少进步群众,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子反动和贪婪。这次他敢带着13000多人来犯,一半是仗着美国人撑腰,一半是上次侥幸赢了之后飘了,真以为咱们大陆的海防是纸糊的。 当时驻守东山岛的1200多人公安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压根不是正规野战军,就是地方公安部队,平时主要负责维护岛上治安、防范小股特务骚扰,手里的装备也寒酸,大多是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旧步枪,迫击炮都没几门,跟胡琏那边的军舰、飞机、伞兵比,简直是鸡蛋碰石头。但你别看人少装备差,这支部队的战士没一个孬种,全是从地方抽调的骨干,好多都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还有不少是东山岛本地的子弟,守岛就是守家,守着自己的爹娘妻儿,这份底气和决心,是胡琏那帮为了升官发财的兵比不了的。更让人动容的是,岛上的百姓压根没慌,一听国民党军要打过来,男女老少全动员起来,青壮年跟着民兵挖工事、送弹药,妇女们烧水煮饭、照顾伤员,就连老人都拿着锄头、扁担守在村口,生怕特务混进来搞破坏,当时那种全民皆兵的劲儿,真的太让人热血了——这就是人心向背,胡琏带再多兵来,也赢不了这份扎根在百姓心里的底气。 胡琏本来打的算盘挺精,想趁着7月15号晚上天黑,用军舰封锁东山岛海面,飞机轰炸滩头阵地,再让500名伞兵空降岛中心的八尺门(那是东山岛和大陆连接的唯一通道),打算两头夹击,一举拿下东山岛。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一是咱们的公安团早就有防备,之前通过地方民兵的侦察,已经摸清了他可能来犯的迹象,提前加固了滩头工事,还在八尺门布下了埋伏;二是他的伞兵部队太拉胯,当晚海上刮着小风,伞兵空降时偏离了预定地点,好多人直接落到了海里,还有一部分降在了民兵的包围圈里,刚落地就被缴了枪,500名伞兵没起到半点作用,反而成了累赘;三是他手下的那帮将领根本不一条心,柯远芬和陆静澄本来就因为兵权的事互相看不顺眼,打仗时各自为战,指令传不下去,军舰和飞机的配合也乱七八糟,飞机炸完滩头,军舰居然没及时跟进,给了公安团喘息的机会。 更关键的是,美国人只敢在背后搞小动作,压根不敢真的下场,他们的顾问就在军舰上看着,一旦发现咱们的增援部队往东山岛赶,立马就怂了,偷偷给胡琏递消息,让他赶紧撤,别把自己赔进去。咱这边的增援部队也不含糊,接到消息后连夜赶路,陆军、海军配合着往东山岛赶,胡琏打了不到两天,不仅没拿下滩头阵地,反而折损了上千人,军舰也被咱们的海岸炮打坏了两艘,眼看着增援部队要到了,他只能灰溜溜地带着残兵撤退,所谓的“进犯”,最后变成了一场狼狈的逃跑。 说句实在的,这场东山岛保卫战,看着是兵力悬殊的硬仗,本质上是一场人心和正义的较量。美国人想靠扶持蒋介石牵制中国,根本没看清中国人民保卫家园的决心;胡琏想靠着侥幸再捞一笔,却忘了自己打的是一场违背民心的不义之战。咱们的公安团和百姓,没有先进的装备,没有充足的兵力,却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份守护家园的责任,硬生生守住了东山岛,这不仅挫败了蒋介石和美国人的阴谋,更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领土主权,绝不容许任何人侵犯。而且从这场仗也能看出来,美国人从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不会真心帮蒋介石,只是把台湾当成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棋子,一旦有风险,立马就会抛弃盟友,这种虚伪的合作,蒋介石到死都没看明白,也是挺可悲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湘儿三朵

湘儿三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