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逃”人员穿“山姆”制服送货被捕:客服沉默的背后,是企业该补的“安全课” 一场普通的电动车碰擦事故,竟揪出了隐藏的犯罪嫌疑人——南京交警处理纠纷时,意外发现身着“山姆”配送制服的男子刘某,竟是涉嫌3.6万元盗窃案的在逃人员,距被通缉仅1个月便落网 。消息一出,网友炸开了锅:“每天收的山姆快递,竟是逃犯送的?”“这么大的企业,招聘时到底查不查身份?” 按法律规定,企业招聘必须查验应聘者身份信息,发现在逃人员还需立即上报,这不仅是义务,更是对公众安全的负责。可山姆作为知名连锁品牌,公开招聘流程中明确包含“背景调查”环节,却让负案在逃人员顺利穿上制服、接触海量消费者和配送地址,这背后的审核漏洞实在让人揪心。 有人说“不能一棍子打死有案底的人”,确实,法律不禁止普通岗位录用有案底者,但前提是信息真实、审核到位。而刘某是正在被通缉的“三逃”人员,并非已改过自新的刑满释放者,山姆的“背景调查”究竟查了什么?是流于形式的身份登记,还是外包给第三方后便不管不问? 客服的暂未回应,更让消费者的安全感打了折扣。大家信赖大品牌,不仅是因为商品质量,更是相信其背后的管理规范和安全保障。配送员上门服务,本质是“陌生人入户”的信任托付,企业多一道审核关卡,消费者就少一分安全隐患。 这件事不是要否定企业的用工自由,而是戳破了一个现实:再完善的制度,若执行不到位就是“纸老虎”。企业追求用工效率的同时,绝不能把“安全审核”当成可有可无的环节。 你怎么看山姆的招聘漏洞?如果遇到配送员身份存疑的情况,你会怎么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热点话题 山姆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