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说:北约东扩的教训,不止是俄罗斯的,更是所有国家的警示。在国际博弈里,心软就是最大的软肋。你以为的“让步求和平”,在对手眼里就是“可欺”的信号。 去年看一则中亚新闻,有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小国,为了避免和邻国摩擦,主动关闭了边境两处军事哨所,还答应把跨境贸易税降低三成。邻国当时笑着说“以后亲如一家”,结果不到半年,就派兵占了他们北部一块有铜矿的丘陵。小国去区域组织投诉,邻国拿出之前的协议说“对方自愿放松防御,我们只是协助管理资源”。直到小国把库存的火箭炮拉到边境,扬言要炸平那片丘陵,邻国才赶紧撤军谈和。 这事儿和北约东扩的轨迹几乎一致。俄罗斯早期对北约东扩一直保持克制,甚至提出过“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合作方案,结果北约五次东扩,把导弹部署到离莫斯科不到五百公里的地方。直到乌克兰明确要加入北约,俄罗斯终于出手,虽然现在承受着不少制裁,但至少北约暂时不敢再提乌克兰加入的事儿。 其实这逻辑放到普通人身上也适用。我之前在餐馆打工,后厨的老员工总把洗碗的活推给我,我想着新人多干点没事。结果后来他连切菜、备料都让我包了,我忍无可忍,直接把菜刀往案板上一放说“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随便支使我。 人性里的“登鼻上脸”,放到国际博弈里只会被放大。没有实力撑腰的底线,就是别人脚下的路;没有决心守护的红线,早晚会被踩成平地。俄罗斯用行动证明,想要不被欺负,就得让对手知道:你的红线碰不得,碰了就要付出远超预期的代价。 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得有明确的底线。而且要让周围的人清楚,你会为底线拼到底。不然今天让一步,明天让两步,最后连自己的立足之地都保不住。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得寸进尺的人?是不是一开始让步,后来就越来越过分?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第一次就亮出你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