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是不是在备战?直接说答案,很有可能。现在日本的国运衰落速度快得惊人,日本的 GDP 占全球的比重已经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水平。 如今,日本的经济不仅赶不上美国和德国,在企业实力和人均 GDP 上,甚至和上世纪的 “老牌工业强国” 英国差不多。 2025 年日本人均 GDP 已经跌到 33960 美元,连西班牙都比不上,全球排名直接滑到了第 38 位,要知道 2000 年的时候它还仅次于卢森堡排第二。 曾经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被中韩挤得没了立足之地,汽车产业在电动化转型中步履蹒跚,曾经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宝座被德国抢走,接下来还可能被印度超越跌至第五,这样的衰落速度让日本政坛坐不住了。 经济上的憋屈似乎让日本找到了另一条 “突围路”,那就是在军事上不断加码,毕竟兜里的钱少了,就想靠拳头硬来找回存在感。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防卫预算的连年暴涨,2025 财年的防卫预算已经冲到 9.9 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 5050 亿元,占 GDP 的 1.8%,而日本政府还嫌不够,计划到 2027 财年把这个比例提到 2%,要知道之前多年都维持在 1% 左右,这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扩军信号。 钱花在哪了?答案很明确,都是能直接提升战斗力的硬家伙。日本 2024 年就和美国签了 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的采购协议,原本计划 2026 年交货,后来急着要提前一年,就为了早点拿到这款射程超 1000 公里的远程打击武器,还专门花钱改造 8 艘宙斯盾驱逐舰,让它们能发射这些导弹。 除了买美国的先进武器,日本自己的导弹也在疯狂升级,改进型 12 式反舰导弹射程从原来的 200 公里飙到 900 公里,既能打军舰又能炸陆地目标,计划从 2025 财年开始部署超过 1000 枚,主要放在西南诸岛和九州这些前沿地带。 为了装下这些导弹,日本还打算到 2035 年前新建 130 座大型弹药库,光冲绳和鹿儿岛就占了 8 座,这明显是在为长期对峙做准备。 空中力量也没闲着,不仅有了能搭载 F-35B 垂直起降战机的 “出云” 级航母,还在测试用 C-2 运输机发射巡航导弹,搞 “空中武库机” 这种进攻性装备,把原本的 “自卫队” 武装得越来越像正规军队。 光有武器还不够,日本还在紧锣密鼓地搞部署和训练,目标指向性越来越明显,在离台湾只有 110 公里的与那国岛,日本自卫队不仅增兵,还部署了连台军都没有的先进装备,把这个小岛打造成了针对周边的 “前沿阵地”。 在军事合作上,日本也是四面出击,忙着织一张军事同盟网。除了和美国绑定得越来越紧,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搞联合指挥,还和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签了《互惠准入协定》,允许彼此军队入境演习驻扎。 卖给澳大利亚 11 艘新型护卫舰,创下日本海外军售最大订单,还借着这个机会向新西兰等南太平洋国家推销武器,一边赚军费一边扩大军事影响力。 曾经的 “武器出口禁令” 早就被抛到脑后,现在的日本军工企业不仅给美国供 “爱国者” 导弹零件,还自己造 F-35 战机的零部件返销美国,军工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已经形成了 “造武器 - 卖武器 - 扩军” 的恶性循环。 为了让备战名正言顺,日本还在法律和舆论上双管齐下,和平宪法第九条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所谓的 “专守防卫” 原则成了摆设,集体自卫权被解禁,意味着别人打仗日本也能出兵。 “修宪派” 还在不断造势,想把 “自卫队” 改成 “国防军”,降低修宪门槛,让日本拥有合法的军队身份。 在国内,通过炒作周边安全威胁搞 “洗脑式” 宣传,让不少民众接受扩军的合理性,哪怕冲绳等地民众多次抗议军事基地扩建,政府也照样推进。 从连年暴涨的防卫预算到进攻性武器的批量列装,从西南诸岛的前沿部署到全球范围的军事结盟,从法律层面的自我松绑到舆论场上的刻意引导,日本的每一步动作都在朝着 “能打仗、敢打仗” 的方向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