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军工研发多靠国企”的固有印象,谁说民企不能造高超音速导弹?近日,民营航天企业凌空天行近期发布的“驭空戟1000”高超声速导弹宣传片及测试画面,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热议。 这并非简单的技术展示,而是我国民营企业首次公开高超声速导弹相关宣传片。 当外界还在讨论民营资本能否涉足尖端军工时,这段视频已给出了清晰答案——从发动机叶片到制导芯片,从发射系统到模拟作战软件,完整的自主研发链条背后,是数百名航天工程师的多年攻关。 这款被命名为“驭空戟1000”的武器,其部署模式如同可移动的钢铁堡垒:采用集装箱式发射平台,无论是陆地旷野的简易场地,还是舰船甲板的有限空间,都能在半小时内完成架设、调试与发射,真正实现“随处可战,即停即打”。 性能参数上,它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射程跨度覆盖500至1300公里,既能精准打击近海目标,也可对远域战略节点形成威慑;飞行速度稳定在5至7马赫,每小时超6000公里的时速,让现有防空系统难以拦截;更关键的是360秒的动力巡航时间,意味着导弹在飞行中可多次变轨,如同长了眼睛的猎手,总能找到目标的破绽。 宣传片中,60秒的画面浓缩了实战能力的精华。 实弹发射的镜头里,导弹从发射筒呼啸而出,尾焰将天空染成橘红色,箭体在云层中穿梭的轨迹清晰可见;模拟动画则更进一步,直观呈现两大核心场景:一是对海上移动航母编队的饱和打击,多枚导弹从不同方向突防,靶船在爆炸声中解体;二是对日本本土军事基地的覆盖打击,弹头落点误差控制在10米以内。 这些细节的披露,不仅打破了大众对“军工研发多靠国企”的固有印象,更折射出国内民营航天在军事领域的惊人成长——从材料科学到推进技术,从系统集成到作战模拟,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已具备与传统军工企业同台竞技的实力。 当“驭空戟1000”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先进武器,更是中国国防科技体系开放创新的生动注脚
俄媒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实现YKJ-1000高超音速导弹量产!成本比传统方案减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