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里表达“吝啬”的说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在北方,“抠门”用得特别多,像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地区都这么讲,感觉这人小气巴拉的,连门缝都要计较。要是说“抠死了”,那小气的程度就更深了。东北、北京这些地方喜欢说“抠搜”,一听这词,就能想出这人花钱的时候磨磨唧唧、斤斤计较的样子。天津人说“报”,“这人可太报了”,意思就是这人特别会算计。 吴语区,“啬”这个说法很经典,上海话里读起来像“涩”,直接就点出了吝啬的本质。“刮皮”也挺形象的,就好像把钱财都刮得一干二净。 鲁西南方言和老北京口语里用“尖”来表示吝啬,就像“刘老三那个人忒尖,借凉水都借不出来”,这话多生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