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妄想复制二战时偷袭战术【是谁故意说日本没有航空母舰?】——架空和平宪法,日本海自的本钱:7艘“准航母”浮出水面。二战后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明确禁止拥有进攻性武器,但如今日本海上自卫队已悄悄囤积起7艘现役直通式甲板舰只。这些舰艇虽名义上被命名为“驱逐舰”或“登陆舰”,从所谓“反潜平台”到明显具备航母能力,实质是突破宪法限制的“准航母”集群,成为东亚包括中国海上安全格局的重大威胁。1)出云级,具备真正战力的轻型航母(2艘)。这两艘舰早已不是单纯的“直升机驱逐舰”,而是完成航母化改造、能搭载固定翼战机的航母核心战力。其满载排水量2.7万吨,该排水量还是明显打了埋伏,甲板全长248米!比英国“无敌级”航母还要长,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右舷舰岛的标准航母布局,还配备双层机库和2部大型升降机,先天就具备了航母架构。出云级现有两艘舰分别是“出云”号(原DDH-183,2025年已更名为CVM-183)和“加贺”号(原DDH-184,现CVM-184),2025年日本防卫省正式将其重分类为“多用途航空巡洋舰”,等于公开承认了其航母身份。改装过程分两阶段推进:“出云”号2020年启动改造,2024年完成甲板耐热涂层更换、弹药库扩容(容量增至原来3倍)和航空管制系统升级;“加贺”号则进行了更彻底的“换头工程”,更换整个船头以延长飞行甲板,2024年10月已在美国近海完成F-35B起降测试,“出云”号也于2025年8月在日本近海实现同类海上测试。每艘出云级至少可常态化搭载10-12架美制F-35B隐身战机,作战半径达800公里,能携带AIM-120中远距空空导弹、JDAM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完全具备远洋制空、对海和对陆的打击能力。2)日向级,所谓“反潜直升机航母”(2艘)。作为出云级的前身,日向级满载排水量1.95万吨,该排水量也是打了埋伏,甲板全长197米,航速可达30节,虽未进行航母化改装,但先天具备直通甲板和大型机库,最多可搭载11架SH-60K反潜直升机、MCH-101运输直升机。两艘舰分别是“日向”号(DDH-181)和“伊势”号(DDH-182),核心任务是区域反潜指挥和舰队护航,同时具备两栖支援和海上搜救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的甲板长度和舰体结构具备潜在改装空间,尤其是甲板经过耐热相关处理之后。其建造船厂石川岛播磨重工的资料显示,该舰飞行甲板采用了“带循环冷却水管的耐高温、高强度大型平面钢板”。这种高档材料远超直升机起降的常规需求,这是为适配F - 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高温尾流而准备,日向级已经升级为可搭载F-35B的轻型航母。3)大隅级,“准航母底座”的两栖登陆舰(3艘)。这三艘舰满载排水量1.4万吨,也是打了埋伏,看似主打两栖运输,实则是具备直通甲板的潜在支援平台。舰体可搭载10辆90式坦克、2艘LCAC气垫登陆艇,虽无专用机库,但直通甲板可满足直升机甚至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临时起降需求,主要承担两栖兵力投送和物资运输任务。这三艘舰分别是“大隅”号(LST-4001)、“下北”号(LST-4002)和“国东”号(LST-4003),虽暂无航母化改造计划,但作为直通甲板平台,其存在让日本海自的远洋投送和应急响应能力大幅提升,与出云级、日向级形成功能互补的“准航母”体系。4)2万吨级,日本在建和规划的后继舰标志航母化野心再升级。在上述现有7艘准航母的基础上,日本三菱等企业已向防卫省提交大隅级后继舰方案,这款新舰排水量直接突破2万吨,延续直通甲板设计,本质就是一艘轻型航母,专门对标出云级的战力定位。目前仍处于方案论证和前期筹备阶段,从其设计指标来看,日本想要打造更大规模航母集群的意图已昭然若揭。从整体来看,日本通过“名称伪装+分步改装”的方式,一步步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如今已形成东亚地区规模不小的“准航母”力量。随着42架F-35B战机陆续交付(2025年已接收首批),未来出云级将形成完整战力,加上潜在可改装的日向级和规划中的新舰,其海上进攻能力将进一步升级,值得周边国家高度警惕。日本的战争准备正全面铺开高市被指或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