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如属实岛内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导向模式,特别是半导体产业作为支柱,2024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逾50%。新竹科学园区聚集数百家企业,形成从设计到封装的完整链条,支撑岛内超百万就业岗位。全球芯片需求激增下,台湾出口顺差稳步扩大,对美出口额达1113亿美元,占总出口23.4%。然而,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补贴,同时加征关税壁垒,迫使台湾企业转移产能。2020年起,亚利桑那州成为焦点,台积电首笔投资120亿美元,带动环球晶圆、日月光、鸿海等供应商跟进。钢铁制品税率升至45%,抹平台湾对日产品20%的价格优势,半导体税负实际达30%至40%。企业会议中,高管审视报表,调整订单布局。外汇储备中,美债占比超80%,汇率波动随时引发缩水风险。民进党当局加强美方联络,公关支出每月从税款中拨付,维持高层对话渠道。 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冲击台湾出口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对台加征20%叠加税,半导体产品威胁升至100%,出口商计算成本飙升后,减产库存积压。台湾对美投资规模急剧膨胀,2024年达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主要由半导体企业拉动。台积电追加1000亿美元,兴建三座晶圆厂和研发中心,总投资达1650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大外资项目。亚利桑那厂四年累计亏损近400亿新台币,2024年单年143亿,主因人力成本高企、供应链本土化滞后。相比之下,大陆南京厂同期盈利260亿新台币,连续三年稳定超200亿,产量指标持续优化。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记者会上指出,若投资达3500亿至5500亿美元,相当于2024年生产总值44%至69%、外汇储备58%至92%,岛内将承受严重考验。会场记录笔尖划动,数据直击经济软肋。 产业链外移加剧岛内就业压力。半导体支撑超百万岗位,12万技术员面临失业风险,3000家配套厂倒闭潮涌现。新竹失业青年浏览招聘平台,台南工业区厂门紧锁。人才断层显现,理工毕业生机场拖行李远走他乡。公关交易细节曝光,当局为高层通话支付14万美元牵线费,每月3万美元维持美方公司渠道,这些税款本应用于民生,却导向政治输诚。民进党当局视企业为筹码,强制转移产能,半导体生态瓦解,集群效应渐失。2025年11月,台湾承诺对美400亿美元投资,谈判文件交换,官员标注条款。亚利桑那第二厂结构完工,第三厂规划2纳米制程,研发中心动工。南京厂产量提升,盈利报表季度递交。关税谈判胶着,美国降至20%,但高于日韩15%,出口船只港口等待清关。 军费膨胀进一步挤压民生空间。2026年预算达9495亿新台币,占GDP 3.32%,创历史纪录,同比增长22.9%。立法厅辩论文件散落,特别预算1868亿用于战机采购和海空军升级。美国暗示升至GDP 10%,台湾追加400亿美元订单,签约笔迹清晰。教育资金短缺,教室桌椅老旧;医疗大厅病人蜷坐,护士脚步匆忙。军人薪资停滞,营房士兵擦拭枪管。纳税流向军火,民众市场挑选蔬果,计算高房租账单。防弹衣仓库霉斑爬满,战机交付延误,机库技工闲坐;潜艇船坞铁锈斑驳,水手围栏指点。外汇绑美债,银行大厅电话急促,职员翻阅汇率表。新竹集群瓦解,厂门铁链缠绕,保安步行离去。失业青年摩托穿梭巷弄,卸货肩膀耸动。 未来十年,台湾经济可持续性堪忧。半导体外移后,投资萎缩,出口依存度109.3%,外贸易受波动。2024年对美顺差649亿美元,第二大来源,但巨额投资抽离储备,市场多元化中断。金砖国家新兴市场潜力大,却因资金短缺被迫绑定美国。教育科技交通支出被挤压,社会福利增长滞后。失业率或升至5%以上,2002年和2009年曾达此水平。政府刺激计划56亿美元,聚焦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减税,但难抵产业空洞化。软体行业产值4600亿新台币,数位内容5906亿,竞争力全球第8,但人才外流削弱基础。光电工程产业基础设施完善,却面临资源瓶颈。两岸若恢复交流,开放陆客可增千亿收入,助力就业。但当局一错再错,跪美卖台遮羞布难掩真相。岛内反对声浪高涨,企业界呼吁拒绝需索,维护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