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江苏一小女孩放学回家,一个劲叫妈妈买牛蛙!妈妈以为她想吃,可没想到,女儿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原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画牛蛙”,女孩不会,就想着将活牛蛙涂上墨汁,然后放白纸上,再用笔勾勒出牛蛙的形状。网友:如果画老虎,上哪里买老虎呢? 视频里,牛蛙全身裹着墨汁,活像个“小黑炭”,女孩正戴着一次性手套,小心翼翼把牛蛙按在宣纸上,四条腿的轮廓“啪”地印在纸上,清晰得很。一边画还一边说:“我看它腿上的纹太细了,画不出来,涂墨按一下就有了!等下再描眼睛和背纹就行。” 妈妈凑近一看,牛蛙的爪子印、后腿肌肉的弧度都印得明明白白,比她找的范本还真。 接下来萌萌蹲在桌边描补,对着牛蛙的眼睛画了两个圆,又顺着背纹添了几笔淡墨,没十分钟就画完了。宣纸上的牛蛙,墨印的轮廓透着野趣,手绘的细节又添了灵气,墨色浓淡刚好。 妈妈越看越乐,拍了张照片发家庭群“得瑟”,顺手传到网上,不到俩小时就火了, 有网友说:“这才是真·神作!比那些照着画描边的‘答案’强一百倍,这变通劲儿将来肯定有出息” 还有网友说:“我闺女画枫叶,直接把枫叶蘸红颜料印纸上,我当时还骂她偷懒,现在看老师果然夸她有创意,是我格局小了”。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来就擅长具象思维,女孩没被‘必须用笔画’框住,用拓印抓形态,比死记硬背‘先画圆再画腿’强多了——这不是投机取巧,是天生的创造力! 有人说“这方法不是真画画,是投机取巧”。 这话就错了。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艺术创作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现在很多家长陷入误区,觉得‘画得像’就是好作品,其实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敢想敢试’比‘画得像’重要十倍。 女孩的牛蛙图,与其说是“神作”,不如说是一份答卷——告诉所有家长:最好的教育,就是少点“标准答案”,多点“你随便闹”,让孩子带着好奇去折腾,自然能长出创造力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