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展禁止日本相关人员入内,直接吊销许可证,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11月26日,日本共同社声称,在2025中国珠海亚洲通用航空展前一天,被主办方吊销了媒体许可证,本次航展拒绝日本嘉宾出席,拒绝日本媒体采访,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日方认为,此次被拒,或同近期高市早苗涉台言论有关,这也进一步显示中日关系仍然趋紧,交流受到严重阻碍。 11 月 7 日日本众议院答辩时,她竟然公开说 “台湾有事” 可能构成日本的 “存亡危机事态”。这话可不是随口闲聊,在日本法律里,“存亡危机事态” 可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说白了就是能出兵的由头。 台湾是中国的地盘,这是从《波茨坦公告》就定下来的铁规矩,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里日本也白纸黑字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高市早苗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摆着要干涉中国内政。 有人说这是 “政治影响民间交流”,可这话纯属歪理。这次参展的近 300 家企业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一家就占了 4000 平方米展区。 展出的 130 多项装备里,既有能灭火救援的 AG600 水陆两栖飞机,也有 “翼龙” 系列应急无人机,这些装备看着是民用,核心技术却能直接用到关键领域。 日本早就盯着这些技术了,他们搞情报的手段可不是新鲜事。2023 年就有个叫小林的日本人,打着 “旅游摄影” 的幌子,在山东、辽宁的军港周边拍军舰甲板布局、港口设备,最后搜出 200 多张敏感照片,被判了 9 年徒刑。 还有 2022 年那个叫佐藤的女人,开跨境电商店专找军工配套企业要 “生产工艺图”,把信息卖给日本军工企业,也被判了 6 年。 再想想,往年航展日本媒体就特别 “积极”,镜头总往关键装备的细节上凑。 这次展会虽然是通用航空主题,但参展的企业里藏着不少军工背景的技术骨干,展出的混动新能源飞行器、芯片式机载雷达,都是日本求而不得的硬货。 主办方早就算计到了,禁令是筹备后期就定好的,特意等到开幕前一天通知,就是怕日本通过各种关系说情干扰。 这种安排看着 “不近人情”,实则是吃一堑长一智。2019 年有个日本 “考古学家”,借着挖遗址的名义画边境防御地图,收集的土壤样本都给了日本军工机构,这种亏咱们可不能再吃。 2024 年珠海航展签约额超 2800 亿元,今年虽然是通用航空展,可现场光航空工业集团就签了十几架飞机的订单,还敲定了一堆技术合作。 日本企业本来想借着展会找合作,结果连门都进不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商机溜走。更关键的是,他们连中国技术的最新进展都看不到了,想在无人机、低空飞行器领域追上来,难度直接翻了倍。 日本国内都炸了锅,有歌手骂高市早苗 “嘴欠毁了文化交流”,还有学者担心中日关系退回到冰点,可这能怪谁?路是自己选的,苦果也得自己吞。 其实中方从来没关上合作的大门。今年 3 月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还达成了二十项共识,说好要一起搞绿色发展、做 “银发经济” 合作。 可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底线,就像家里的大门,你不能一边想进门做客,一边还拿着撬棍撬锁。 这次航展拒日,就是把话说死:想合作可以,先管好自己的嘴,别再打台湾的主意;想搞情报,门都没有。 现在珠海航展里依旧热闹,各国商家围着 “翼龙” 无人机、新能源飞行器问个不停,签约的消息一个接一个。 唯独少了日本的身影,这个空缺就是给全世界的提醒:中国的核心利益碰不得,谁要是敢越线,就得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 日本要是真想买后悔药,就得拿出诚意,彻底收回那些混账话,不然下次还得吃闭门羹。这不是小气,这叫捍卫尊严 ——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从古到今都是这个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