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话,一旦俄乌冲突能够顺利结束,咱们中国人就会知道俄罗斯对于中国有多么重要。 此前,由于有俄罗斯分担美国施加在我们身上的战略压力,华盛顿那边才不敢过度地刺激我们,这也是我们仍然能够作出时间还在我们一边的判断。一旦俄乌冲突结束,以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性格,一定会力排众议加速俄美战略重启。届时,美国将调用所有战略资源对我们施压。 美国的战略资源就像一筐鸡蛋,不可能同时往两个篮子里猛砸。俄乌开打的这些年,华盛顿把近一半的战略精力都投在了欧洲——国会年年批给乌克兰的援助资金动辄几百亿美元,驻欧洲的美军人数比2022年翻了一倍,原本部署在印太的航母编队,转头就去了地中海搞威慑。 不是美国不想在台海、南海挑事,是它手就这么两只,按住了俄罗斯这个“欧洲麻烦”,就没多余力气攥紧拳头打咱。这就是为啥咱敢说“时间在我们这边”,本质上是俄罗斯帮咱分流了战略压力。 这种压力分流可不是虚的,是实打实的发展空间。想想看,美国搞“印太经济框架”喊了好几年,到2024年都没拿出啥真东西,核心就是精力被乌克兰拖得太狠;卡芯片禁令时雷声大雨点小,没敢一下子把所有企业都拉进黑名单,也是因为要留着资源对付俄罗斯。 要是没俄罗斯在西边牵制,2018年贸易摩擦时那种“全面施压”的架势,恐怕早就卷土重来了。咱的新能源汽车、量子芯片能在这几年冒头,除了自己争气,外部有个“缓冲带”太重要了。 国际舞台上的“背靠背”支撑同样也很重要。中俄早就不是简单的贸易伙伴,2019年就升级成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主权、安全这些核心利益上从来都是相互挺对方。美国在联合国搞涉华提案时,俄罗斯几乎次次都站出来帮咱说话;咱在国际上推动多边主义,俄罗斯也是金砖、上合里最靠谱的队友。 这种协作不是“拉帮结派”,是在美國搞“单边霸权”的当下,抱团撑起一块公平的空间。要是没俄罗斯这个重量级伙伴,咱在国际上发声的分量,恐怕得打不少折扣。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性子,更是把这种重要性衬得明明白白。这家伙眼里就没有“盟友情分”,只有利益算计。一旦俄乌停火,他肯定会立刻转头跟俄罗斯谈合作,毕竟美俄在能源、稀土上有不少利益交点,28点和平计划里都写着要签长期协议。 到时候美国把绑在欧洲的绳子一松,所有战略资源都会往印太调:原本给乌克兰的武器会运到日韩基地,卡荷兰ASML光刻机的力度会加码,南海的联合军演恐怕会从一年十几次涨到二十几次。 更关键的是能源和资源这条“生命线”。这些年中俄在能源领域的绑定越来越深,不光原油进口稳得住,还绕开了美元结算的坑,这本身就是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冲击。美国一直想通过控制能源供应链卡别人脖子,可俄罗斯转头就跟咱修管道、签长单,等于给咱的能源安全上了双保险。 要是美俄真的重启合作,联手在能源、稀土上做文章,咱的制造业成本、科技发展都会受影响,而俄罗斯的存在,刚好帮咱挡住了这种风险。 说来说去,俄罗斯对咱的重要性,从来不是“依附关系”,而是战略互补的“伙伴分量”。就像下棋,有俄罗斯这个“车”在西边牵制对方的“炮”,咱的“马”和“兵”才能放心往前冲。 2025年俄美谈判时,普京特意提“所有细节都要实质讨论”,这其实也是在给美国划定底线,间接帮咱挡了不少潜在压力——要是俄罗斯轻易妥协,美国只会更快腾出手来对付咱。 等俄乌冲突真的落幕,咱可能更会明白:俄罗斯这杆旗在西边立着,美国就不敢把所有矛头都对准咱;中俄在国际机制里的协作,才能让多边主义不被美国的单边主义压垮。这不是什么“外交辞令”,是2025年这个时间点上,国际棋局里明明白白的现实。 咱不是离了谁不行,而是在这个美国想当“全球老大”的世界里,多一个能扛住压力的伙伴,路就好走太多。俄乌停火那天,这份战略默契的价值,只会看得更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