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女子带5岁女儿和男友同住,男友趁女子上班,借调皮为由,让女孩面壁罚跪,拳

文人学社 2025-11-27 10:48:57

北京,一女子带5岁女儿和男友同住,男友趁女子上班,借调皮为由,让女孩面壁罚跪,拳打脚踢,用木棍和皮带抽打,女孩掌骨被打骨折,女子回来,无动于衷,贴个创可贴或者跌倒药就算了事,一个月后,男友拿木棍朝女孩腿上打去,女孩趁他不备,蓬头垢面逃了出来,恰好遇见居委会主任巡查,主任报警,孩子逃脱了险境,妈妈却说: 不知道该如何救她,法院判了! 没人能想到,这个 5 岁的孩子,已经在地狱里熬了一个多月。她的噩梦,始于妈妈带男友同住之后。妈妈每天上班,家里就剩下她和这个陌生的叔叔。 只要稍有不顺心,叔叔就说她调皮,罚她面壁跪很久。 起初只是推搡和骂声,后来渐渐升级。 叔叔会用拳头打她的后背,用皮带抽她的胳膊,有时还拿起木棍往腿上招呼。有一次下手太重,孩子左手掌骨被打断,疼得直打滚,叔叔却只是冷冷看着。 妈妈下班回来,孩子哭着伸出受伤的手,她却没当回事。 找个创可贴贴上,或者抹点跌倒药,就说是孩子自己不小心摔的。 她从没问过伤口的真实来历,也没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任由伤害一次次发生。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 那天叔叔又拿着木棍过来,孩子看着扬起的棍子,突然鼓起勇气,趁他没防备,转身从家门溜了出去。 她不知道要去哪,只知道要逃离那个可怕的地方,直到撞见正在巡查的居委会主任。 民警赶到后,立刻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除了陈旧性掌骨骨折,孩子身上还有多处新旧叠加的伤痕,有的是皮带抽的印子,有的是拳头打的淤青。 医生说,这些伤不是一次造成的,明显是长期虐待的结果。 孩子的妈妈被找到时,面对民警的询问,只是反复说不知道该如何救她。她承认早就发现孩子身上的伤,也猜到是男友打的,但始终没有阻止,更没报警。 她的沉默,成了伤害持续发酵的推手。 案件很快被起诉到法院。 男友辩称自己只是管教孩子,算不上虐待,但法院查清了事实。虽然他和孩子没有血缘关系,但和孩子妈妈长期同居,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家庭关系,属于法律认定的家庭成员。 他多次用皮带、木棍抽打孩子,导致骨折,符合虐待罪里 “情节恶劣” 的标准。 2025 年 8 月,法院作出判决,以虐待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还要赔偿孩子的医疗费和营养费共计 1.2 万余元。 让人意外的是,孩子的妈妈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监护权也没被撤销。 法律上认为,她虽然没有履行监护义务,但没有直接参与虐待,也缺乏 “能够阻止的能力”,未达到撤销监护权或定罪的标准,最终只需要承担行政责任。 居委会主任的及时介入成了关键。 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发现疑似虐待情况必须强制报告,正是这个举动,让孩子及时脱离了危险。 要是再晚一步,谁也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 现在孩子暂时被安置在福利机构,身体在慢慢恢复,但心里的创伤还需要很久才能抚平。 5 岁的年纪,本该抱着玩具撒娇,却经历了这样的噩梦。她的遭遇,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同居家庭里的儿童保护问题。 法律给出了判决,但留给人的思考还没结束。作为妈妈,一句不知道如何救她,真的能成为漠视的理由吗?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