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搞明白, 香港为啥一直用竹子的脚手架了。 不是香港落后,也不是用不起钢筋,而是因为香港有一个竹子协会。 很多人到香港旅游,都会被街头那些密密麻麻的竹子脚手架惊到——明明是国际金融中心,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怎么还在用这种“老古董”?一开始我也以为是香港坚守传统,直到深入了解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情怀,而是一场被利益捆绑的“行业垄断”。竹子协会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掐住了香港建筑脚手架的供应命脉,他们一边宣称竹子“轻便、灵活”,一边用各种手段抵制钢筋脚手架进入市场,说到底,就是为了垄断竹子的销售渠道,赚取高额利润。 你可能不知道,香港的竹子脚手架,大多来自广东、广西等地的深山老林,这些竹子经过简单加工后,被竹子协会统一收购,再以翻倍的价格卖给建筑公司。有业内人士透露,租赁一套竹子脚手架的成本,比钢筋脚手架高出30%以上,但建筑公司却别无选择——如果不用竹子,就会被协会“穿小鞋”,要么拿不到施工许可,要么被恶意投诉。这种强买强卖的行为,不仅增加了建筑成本,更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最让人揪心的是安全问题。竹子本身易燃,一旦遇到火灾,就会成为“助燃剂”,加速火势蔓延。2021年香港油麻地一栋唐楼起火,脚手架的竹子瞬间被引燃,火势顺着竹子快速攀升,原本只是一楼的小火,短短几分钟就蔓延到了五楼,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后调查显示,虽然起火点是室内电器故障,但竹子脚手架的易燃性,无疑让火势扩大了数倍。如果当时用的是钢筋脚手架,或许就能为救援争取更多时间,减少伤亡损失。 更讽刺的是,竹子协会一直标榜“环保”,但事实恰恰相反。竹子的生长周期虽然比树木短,但大量砍伐竹子会破坏山地生态,导致水土流失。而钢筋脚手架可以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达十几年,从长远来看,反而更环保。更重要的是,竹子脚手架的搭建需要大量人工,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比钢筋脚手架多得多,所谓的“环保”,不过是协会为了掩人耳目的借口。 为什么香港的竹子脚手架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答案很简单——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竹子协会不仅垄断了供应渠道,还与部分建筑公司、监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建筑公司为了省事,宁愿高价租赁竹子脚手架,也不愿得罪协会;而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更是让这种垄断行为有了生存的土壤。更让人无奈的是,很多香港市民对此事要么不知情,要么敢怒不敢言,毕竟在协会的高压下,谁敢公开质疑,就可能遭到报复。 其实,脚手架的选择,本应该基于安全、环保、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而不是被利益集团绑架。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理应采用更安全、更先进的建筑标准,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竹子脚手架的存在,不仅暴露了行业垄断的弊端,更反映出监管体系的漏洞。如果不能打破这种垄断,清除利益链条,类似的安全事故还会再次发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