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香港火灾, 最大的受害者不是那些企业, 也不是那些老板,而是那些无辜的 遇难的人和殉职的消防员。 此次火灾伤亡惨重,后续伤亡人数还曾出现多次更新,最新数据显示有14人遇难、16人受伤。以及殉职的消防员何伟豪年仅37岁,隶属沙田消防局,下午四点多送医宣告不治。 37岁,本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年纪,何伟豪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他曾是警队一员,后来转职消防,九年的坚守里,每一次出警都是与危险擦肩,可这一次,他没能平安归来。下午三点抵达现场,半小时后便与队友失去联系,再被发现时脸部已被烧伤,尽管救护人员拼尽全力,终究没能留住这个逆行的英雄。 火灾发生在大埔宏福苑,这里住着成千上万的居民,而且老年人占比不低。他们或许正在家中做饭,或许在午后小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瞬间打碎了平静的生活。超过500人紧急疏散,700多名居民住进临时庇护中心,那些遇难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和家人说句再见,就永远留在了那个下午。 更让人揪心的是,事发时楼栋正在进行维修工作,现场的竹架等易燃材料,无疑给火势蔓延添了“助力”。每一次重大火灾背后,总能找到类似的安全漏洞——违规搭建、易燃材料使用、安全监管缺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最终都化作了吞噬生命的魔爪。英雄的牺牲值得缅怀,但更该追问的是,为什么悲剧总会重复上演? 消防员不是超人,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伴侣和父母。可每当灾难来临,他们总能第一时间穿上战衣逆行而上。从沈阳综合楼火灾到重庆爆燃事故,每一次消防员殉职的新闻,都在为城市安全敲响警钟。我们总歌颂他们的勇敢,却常常忽略了他们也需要更完善的防护装备、更科学的救援战术,以及更前置的安全预防。 香港特区政府启动了应急机制,开放庇护中心、设立寻人热线、提供紧急援助基金,这些后续保障让人稍感慰藉。但对遇难者家属来说,再多的补偿也换不回亲人的生命;对殉职消防员的家人来说,再高的荣誉也抵不过团圆的温暖。 悲剧已经发生,缅怀和慰问之外,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淘汰易燃建材、强化老旧小区安全排查、升级救援装备、完善应急机制,这些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守护生命的底线。英雄用生命为我们挡在危险面前,我们更该守住他们用牺牲换来的安全防线。 每一条逝去的生命都值得被铭记,每一次悲剧都该推动改变。愿何伟豪一路走好,愿遇难者安息,更愿这样的悲剧从此不再重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张晓文
资本主义社会
漫步人生路
逝者安息,生者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