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俄罗斯媒体突然放出一句硬话:中国要是被逼到动手,可能有人趁火跟上;可要是把挑衅者真打疼,反倒能换来尊重和安静。 这话听着糙,但理不糙,简直把国际交往的潜规则给说明白了。这套逻辑,中国在最近几年的实际行动中,已经反复验证过。 最典型的例子,就要数2022年美国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那件事,当时,这一举动直接踩踏了中国的红线,面对这种送上门来的挑衅,任何言语上的回应都显得苍白无力。 解放军的反应异常迅速且强硬,直接在台湾岛周边划定了多个区域,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实弹军事演习。 那几天,东风导弹直接从岛屿上空飞越,海军舰艇和空军战机从四面八方合围,形成了一种“关门打狗”的态势,这一拳打出去,不仅彻底压制了岛内某些势力的嚣张气焰,也给那些企图干涉的外部势力画下了一条清晰的底线。 这次事件之后,台海的攻守之势彻底逆转。解放军的军机、军舰越过所谓“海峡中线”进行巡航,从过去偶尔为之变成了如今的家常便饭,把演训区变成了常态化的活动区。 反观过去总爱来南海和台海“自由航行”的美国航母,现在也变得规矩了许多,一旦解放军发布演训公告,美军航母便会识趣地后撤到安全水域,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地抵近挑衅。 同样的道理,在南海问题上早就上演过,2016年,美国借着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闯入南海,试图用武力压服中国。 面对这种极限施压,中国没有丝毫退让,三大舰队主力尽出,在南海摆开实弹演习的阵势,展现了不惜一战的决心。 最终的结果是,美国的双航母战斗群在对峙后灰溜溜地撤走。这一战,不仅稳住了南海的局势,也让周边国家看清了谁才是维护地区稳定的中流砥柱,纷纷重回谈判桌。 军事上如此,经济领域也是一样。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氯氰菊酯生产国,曾利用低价倾销的手段,在五年内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市场,把价格打到了“骨折”,目的就是挤垮中国的本土企业。 在多次善意沟通无果,甚至还遭到印度跟风美国加征关税的反手一击后,中国果断祭出了反倾销税的重拳,税率最高达到166.2%。 这一招直接卡住了印度相关产业的命脉,让他们堆积如山的产品卖不出去,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不按规矩办事就要付出代价”,这一记重拳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让一些原本也想在贸易上动歪心思的国家,立刻收敛了起来。 这些案例都指向一个朴素的真理:在国际舞台上,一味地温和与退让,换不来真正的和平与尊重,只会被认为是软弱可欺,尊重,从来都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和敢于斗争的决心赢回来的。
